2019年12月1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49期校园周刊(总第3406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资阳市马鞍九义校探索走班教学新路——
关注差异让学生得到适合的发展
■本报记者 殷涛 吴宇婷
《教育导报》2019年第149期校园周刊(总第3406期) 导报二版

每个班级都有优生和差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的不同导致学生之间呈现差异性,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弱的学生“吃不了”。为让每一个孩子得到适合的发展,2015年下学期,资阳市雁江区马鞍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在初中2015级开始推行“学科分层走班”教学,以数学、英语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点,探索出一条走班教学的新路子。“学生的需求多样多层,只有实行差异化教学,才能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都有成长。”雁江区马鞍九义校校长宾亚君说。

“我能听得懂课了!”

数学、英语学科不再两极分化

马鞍九义校处于城乡接合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环境、社会经验、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都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成长,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日益显著。

2015年,马鞍九义校校长宾亚君走访北京部分学校后,受到不少启发。考虑到各学校学情不一样,她结合马鞍九义校实际情况,在对传统班级授课形式和课程内容变革的基础上,确定了“学科分层走班”的教学策略。

数学、英语是学生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学科。基于此,学校以这两个学科作为改革的切入口,每两个班为一个组合进行改革。学生则按照基础知识水平分为“一类”“二类”,每层学生学习的内容不一样。

“学科分层走班是在保留传统行政班级的情况下,针对部分学科分层组成新的学科教学班级的一种创新举措。学生也可依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自主选择教学班级。”宾亚君介绍,这种举措更适用于马鞍九义校的学情,它的改革力度较小,学生、教师也能更好地适应。

但该措施实行不久,还是出现家长不理解的情况。学校教科室主任张健回忆,常常有家长要求把自己的孩子换到层次较高的班级,也有学生不甘心自己被称为“二类”学生。

数学老师陈怡说:“这时对学生、家长做思想工作就很重要,让他们明白‘一类’、‘二类’只是根据学生知识水平进行的一种划分,方便对学生因材施教。孩子在适合自己学情的班级上课,才能跟上进度,从而进步和成长。”

改革初期虽然阻碍重重,但学生的进步是最好的答案。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发现,自己能听得懂课了,跟得上进度了,他们对自己的认可比再多的解释、思想工作都有用。

家长、教师也感受到学生的积极性在日益提高。一次数学课结束,一名学生跑到陈怡面前,开心地说:“老师,这节课我听懂了,太开心了!”陈怡也发现,许多平时不太听讲的学生,上课劲头更足了。

“学生也可以在两种教学班级之间流动。”张健表示,流动是双向的,可上可下的,定期流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

“备两份课,也值得”

走班机制让老师再一次成长

新的走班机制也给老师带来不小的挑战。英语老师马超因同时教两个班级感到压力倍增。“要考虑不同班级的学情,备课量更大了。”马超说,层次较高的班级学生渴望知识拓展,而基础薄弱的学生更希望弥补基础知识,老师要备两份课。

但在数学老师朱万林看来,这种挑战具有正面意义,它改变了老师的教育观。“以前,老师都比较关注班级成绩,现在则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会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去备课。”他说。

“分层教学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关注。教育就是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这次分层教学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次成长。”英语教师罗红说。

为帮助老师缓解备课压力,学校鼓励老师也进行走班。新老两名老师为一个教学团队,教师之间互为师徒关系,统筹备课、上课、改作业、辅导、命制试题,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师的优势特点,教师进行走班上课。

为实现合作的最优化,教学团队组合采取双向选择和学校安排相结合,争取成效最大化。在宾亚君看来,这种模式既解决了教师工作量不平衡的问题,还能用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学相长。学校还引入导师制,明确班主任和导师的职责,班主任和导师协同管理。

经过3年的探索,摸着石头过河的分层走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通过不断调整,学校现在已经确立了“校长统帅,部门负责;骨干引领,全员参与”的分层走班管理机制。

马鞍九义校的经验给雁江区的教学改革带来启发。记者了解到,今年,雁江区教育局在马鞍九义校的实践上,提出了县域选课走班的新课题。雁江区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何志雄认为,顺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是教育部门和学校选择改革模式的必然前提,它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