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49期校园周刊(总第3406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探析儿童视角下的游戏活动
■成都市第六幼儿园 欧鲤 李生丽
《教育导报》2019年第149期校园周刊(总第3406期) 导报二版

随着儿童观的转变,重视儿童视角已经成为学前教育研究的新趋势。探析儿童视角下的游戏对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幼儿的游戏、丰富已有的幼儿游戏研究理论、为教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游戏指导策略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四个维度

研究游戏中的大班幼儿,发现儿童视角下的游戏,可以从游戏活动的概念、游戏活动的态度及原因、游戏活动的组织和理想的游戏活动四个维度来探析。

(一)儿童视角下的游戏活动概念

关于游戏活动的概念,学术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非常科学的定义。游戏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对游戏的理解更为具体,包括有五个基本要素:场所、玩伴、材料、规则和感受,其中场所、规则和游戏体验是不可或缺的。

由此,我们归纳出幼儿对游戏活动的认识:在某一固定的场所内受一定的规则约束,和同伴开展能够感到愉悦快乐的活动。

(二)幼儿对游戏活动的态度及原因

关于幼儿对游戏活动的态度,访谈结果显示,所有的幼儿都喜欢玩游戏。喜欢原因具体如下:游戏能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游戏能够交往新朋友、游戏能体验理想的角色、游戏有丰富的游戏材料、游戏是个人的兴趣爱好。

(三)儿童视角下游戏活动的组织

幼儿参与游戏活动之后有较为强烈的游戏体验,对游戏组织的感受更为真切。通过访谈,幼儿眼中游戏的组织,主要归纳为两个方面:

一是游戏时间,幼儿希望游戏时间能够有一小时左右;二是游戏空间,幼儿希望游戏空间更大,教室、室外和操场都可以自主选择。

(四)儿童视角下理想的游戏活动

为了了解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真实期待,游戏结束后对幼儿逐个进行访谈,从幼儿的表达中归纳出幼儿理想的游戏活动可以从游戏玩伴和游戏规则两个方面来呈现。幼儿理想的游戏玩伴通常是教师和同伴。幼儿理想的游戏规则有4种期待,分别是希望自己制定游戏规则、希望朋友制定游戏规则、希望老师制定游戏规则、希望自己和朋友一起制定游戏规则。

二、五点建议

儿童视角下的游戏是细致的、生活化的,可以满足其身心需要,获得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我们倾听并采纳儿童对游戏的看法和理解,并尝试分析和讨论背后的原因,最后基于儿童游戏的真实需要和切身体验,从游戏环境的创设,游戏材料的提供,游戏规则的制定等方面对游戏组织与指导策略提出建议,以进一步提高教师与儿童在游戏时的有效互动质量。

(一)提供适宜的游戏空间,保证合理的场地

幼儿园应该有效利用和创设游戏环境,合理规划游戏区域,区域之间合理布局,实现共享,促进场地利用的最大化。如:师幼合作规划游戏空间,根据幼儿游戏的需要可作更改和随时变动。同一空间可让幼儿自主地变化使用,满足幼儿的多种游戏需要。空间的划分使各种游戏,特别是安静和活跃的游戏不能互相干扰。

(二)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促进幼儿积极探索

有学者指出,材料是否丰富、有趣、可变,对于幼儿能否主动参与操作以及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有很大影响。因此,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在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尽量根据不同的游戏类型有针对性地为幼儿提供可操作、具有多样玩法、可激发幼儿探索的丰富性游戏材料。

(三)鼓励幼儿制定规则,成为游戏主体

有些幼儿因为不知道怎么制定游戏规则,所以常常依赖教师和其他有能力的幼儿。所以,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应该给予适度的帮助。此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幼儿之间平等地交流,自由地交流,每位幼儿都可以是规则制定的主体。教师要促进每位幼儿参与规则的制定,进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规则认同感,在游戏中自觉遵守规则。

(四)渗透游戏精神,促进课程游戏化

游戏活动常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杜威认为,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这种强调游戏的观点对当下的幼儿园课程和幼儿教育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从幼儿的视角出发,不为教学而教学,渗透游戏精神,采用游戏化的理念组织活动,促进课程游戏化,更有助于达到课程的目的。

(五)积极参与游戏,提供适宜的指导

教师作为幼儿游戏活动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介入方式,何时采用平行式介入,何时采用交叉式介入,何时采用垂直式介入等都应该仔细考虑。对于游戏的指导,教师必须了解游戏的价值,尊重幼儿的游戏权利。引导幼儿主动的认知表现,让幼儿在多样化探索、多途径表现过程中,进行想象和创造。鼓励幼儿与同伴交往,在玩伴关系中认识自己和他人,逐步产生合作意识、规则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