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49期校园周刊(总第3406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践行初心使命擦亮金字招牌
——解码成都市龙江路小学80年办学历程
■本报记者 刘磊 钟兴茂
《教育导报》2019年第149期校园周刊(总第3406期) 导报四版

再过一周,2019年全国愉快教育实践研讨会将在成都召开。

听起来,这像是全国浩如烟海的“研讨”“论坛”中的一粟,激不起半点浪花。

但,教育内行的人知道,这次会议,意义非凡。

纵观改革开放40余年,全国各地各校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中,称得上“理念”“模式”、且生命力旺盛持久的,“愉快教育”绝对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而在四川教育界,“愉快教育”则成了一所优质名校的代名词——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她在80年的办学岁月中,近一半的时间都在探索、践行着“愉快教育”,并品尝着由此带来的甜美硕果。

在教育焦虑不断蔓延的当下,迎合或改弦易张是最容易的选择,坚守与信念则显得尤为可贵。

回望历史,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每一次选择和变革,都与时代需求和国家发展同频共振,而这一切,都源自一颗让孩子获得最适宜发展的澎湃初心,源自一股为国家和社会培育栋梁之才的强烈使命。

教改先锋——

柔弱女教师激起教法改革“浪花”

成都市龙江路小学(以下简称“龙小”)的前身是1939年开办的成都市立第五小学,1952年更为现名。

初创时期的龙小,与新中国一同成长。彼时,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仅有1 .6年,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0%。百废待兴,全国各地都在探索新的教育模式。

在成都,一场语文教学改革也在龙小悄然展开,激起“浪花”的却是一位面容隽秀、身材清瘦的女教师——袁丽华。

袁丽华1951年进入龙小工作,担任“五年一贯制”实验班语文教师。她善于用形象的比喻,把高深的知识讲解得浅显易懂。

1953年,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来川讲学,关于“教无定法,贵在创新”的论述,令袁丽华深受启迪。她兴奋地在课堂上展开实践,开始了识字教学的教法改革创新实践,随后又逐步扩展到说话、阅读以及作文教学领域,最终建立起一个符合小学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法改革体系。

1959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叶圣陶来蓉,袁丽华在座谈会上汇报了她的“识字教学”与“读写能力培养”改革实践与体会。叶圣陶听后十分高兴,赞扬袁丽华“善于引导学生把所学化为他们自己的血肉”。同年,教育部又将袁丽华的教学经验整理成册,推介至全国小学教育系统。

袁丽华火了!她的课堂一反当时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枯燥、呆板、单向灌输,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和感染力。20世纪60年代,成都市教育局几次组织全市教师观摩袁丽华的教学,听众场场爆满,全川甚至省外慕名而来的“取经人”络绎不绝。

《人民日报》《四川日报》《成都日报》《人民教育》杂志多次报道她的教改经验;省市广播电台多次播送她的教学实况录音;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她的专著《怎样培养儿童读写能力》;《人民中国》杂志向国外介绍她的教坛生涯。1963年,袁丽华被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为第一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那年,她才33岁。

勇立潮头——

“乐园”孩子发出拯救母亲河的第一声呼唤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对教育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要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成为人们的心声。

但这种心态也导致学校教育呈现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状态,学生不堪重负,出现了体质下降、视力减退的现象。

1981年暑假的一天,时任龙小校长谢国光面对着眼前的数字发愁,“24%”——这是龙小学生视力减退的调查结果,“刚刚小学毕业,超过五分之一的孩子就成了‘小眼镜’,将来中学和大学可咋办!”

“必须扭转这种趋势!”新学期大会上,谢国光掷地有声:“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使学校成为学生的花园、乐园……让小朋友休息足、锻炼好、学习愉快。”

龙小抓住在全市率先试点“恢复六年制教学”的契机,利用多出来的那一年,开始了一场以“乐学”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学校以音乐、美术、体育、自然等学科为突破口,从教师配备、仪器设备等方面创造条件,让“豆芽学科”打翻身仗。

音乐教师郑文雅就在这时崭露头角。他将“器乐教学”引入课堂,培养了一批批器乐演奏“小骨干”,并组建了“红领巾”鼓号队,在当时成都市小学中因成立时间早、规模大、配备齐、演出水准高而闻名。

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吹响了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号角。龙小的探索又一次踩在时代要求的鼓点上。

受到鼓舞的龙小人更加坚定地走素质教育发展道路。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的师生变得更快乐、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开阔。

1985年,全国少工委号召全国少先队员开展“创造杯”活动,龙小积极响应号召。六(3)班班主任王作华冒出了一个想法——组织学生对成都南河污染情况进行调查。

原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龙小门口原本美丽的母亲河,变成了藏污纳垢的“腐烂河”。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王作华老师和自然学科达鹏福老师组织学生走遍了南河沿岸,写出了《南河在呼唤》《南河污染情况报告》等小论文,举行了“南河科学调查”讨论辩论会,还成立了环保监督岗。

1985年5月27日,时任成都市市长胡懋洲收到了龙小“南河考察小组”的来信。少先队员的呼吁引起了市领导和广大市民的关注,1993年,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被列为成都市政府的“一号工程”。1997年,府南河中段综合治理大功告成。

龙小学生发出的“母亲河的第一声呼唤”,不但获得了全国少工委颁发的“创造杯”,还作为一段“小学校影响大社会”的佳话,至今被成都市民所铭记。

静水流深——

“愉快教育”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

1989年5月,龙小召开研讨会,总结提炼“乐园中育人”整体教改理念。1990年5月23日,国家教委在京召开全国愉快教育经验交流会,正式将龙小的教改纳入“愉快教育”范畴。龙小成为全国愉快教育7所实验校之一。

但在当时,愉快教育仍然是个新事物,其探索大都停留在育人观层面。龙小时任校长刘新元认为,学校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必须尽快把“愉快教育”思想层面的成果转化为可操作的课堂实践。

这一想法得到了姚文忠、查有梁等省内知名教育专家的帮助。1991年,该校向四川省教科所申报了教改实验项目“愉快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那时的龙小,每个学科已经涌现出了不少名师。龙小的课堂就像一个大金矿,课题组的任务,就是从这些金矿中把金子提炼出来。

时任校长刘新元、副校长张长力,带领着课题组的老师,开始了他们的“炼金之旅”。听课、分析,再听课、再分析……1993年,金子终于提炼出来了。在《对愉快教育的课堂教学的再认识与研究》一文中,刘新元深入阐述了龙江路小学的课堂教学四原则:趣味性原则——以趣激学;集约化原则——以精乐学;实效性原则——以实促学;创造性原则——以活会学。这四个原则后来简称为“趣、精、实、活”。

1994年6月8日,中央教科所专家对该课题给予高度评价:“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进了教法,促进了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愉快教育不仅让学生负担得到控制,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也让老师的教学水平大幅提升。新一代“名师”出现了。

现任校长杨尚薇就在那时迅速成长起来。1992年,她执教《爬天都峰》一课的录像,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用于培训省级语文教研员。她的公开课得到华东师大教授叶澜等高度评价。

20世纪90年代末,方兴未艾的信息技术又给龙小探索“愉快教育”打开了一扇窗。1997年,学校积极申报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已经52岁的社会学科“名师”范丽才,成功完成了省内第一节运用 CAI技术自制课件教学的公开课。

1998年初,在时任校长张长力的推动下,龙小获批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加大投入,率先建立校园网、为每位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老师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趣、精、实、活”的愉快教育原则,实现了愉快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

敢为人先——

推行长短课时制,构建“新三好”评价体系

2001年,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强调,“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事实上,当年龙小提出“乐园中育人”,就不再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后来的“愉快教育”更探索出一条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统一的有效途径。

但龙小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成名”之后,不为名所累,继续创新、不断突破。

时任校长李海就是一个喜欢“跳出来”思考问题的人,在他看来,“一节课40分钟”的规定并不是金科玉律,让孩子获得最适宜的发展才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于是改变发生了。

2003年9月,回到校园的孩子发现,此前一成不变的课表“变脸”了。每节课的长度不再是整齐划一的40分钟了——有15分钟的超短课,有30分钟的短课,有40分钟的长课,还有70分钟的超长课。课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新课表让孩子们充满期待,也变得快乐。他们发现,老师教学节奏加快了,也更有趣了。一些过去让人觉得枯燥的课,也变得有意思起来。

这就是龙小主推的“长短课时制”改革。李海谈到,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年级儿童的注意力最多能够维持15分钟,“可现行每节课都是40分钟、英语课每周就那么几节,为什么不把时间拆开来,做到短一点、但每天都有呢。”

于是,在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的支持下,龙小在保证国家课程设置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第一个吃了螃蟹”。

为保障学校改革顺利推进,2003年,成都市武侯区委区政府斥资2000多万元,对龙小进行整体改造,扩充了教室,工程高水平竣工,让这座“育人乐园”更加具有现代色彩。

与此同时,龙小人又把目光投向了最难啃的教育评价改革。龙小“新三好”学生评选办法应运而生。

学校将传统的“身体好、学习好、思想好”拓展为“做家庭的好孩子、学校的好学生、社会的好公民”。操作上,又让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结合起来。

2004年6月,中央文明办副主任翟卫华来蓉调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他被龙小一系列数据惊呆了:从2002年至2004年,学校一共评出了4583名三好学生,三好学生占在校生人数的70%以上。

详细了解龙小的做法后,翟卫华由衷赞叹:“龙小‘新三好’学生评价体系,很好地将学校、家庭、社区融为一体,与国家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不谋而合。”当年,龙小“评选‘新三好’”被评为中央文明办创新案例一等奖。

继往开来——

构建“乐悦课程”体系,壮大“愉快教育”共同体

2016年,“核心素养”成为新时代教育人的新指南。如何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品格与能力呢?龙小再一次用行动回应时代之问。

“愉快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理念、一个标识,它已经融入了龙小发展的方方面面,是办学的增值点、发展的不竭动力。”现任校长杨尚薇说,近年来,龙小以愉快教育思想统领学校课程改革,进一步探索和发掘愉快教育的新内涵,构建“乐悦课程”体系,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涵养提供平台。

由此,学校对原有的“长短课时制”进一步优化、创新,打造“四课并举”:即以部颁课程、地方课程为本,构建培养学生个性的拓展课程、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特色课程,以及锻造综合能力的实践课程。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龙小的“乐悦课程”体系建设,先从体育课入手,每个班级每天设置一节体育课,增设晨训半小时,把课间锻炼时长延长到40分钟。同时,设置以学术视野和儿童视角统整的拓展课程和二次入队、志愿者、环境等特色课程,开发周末、寒暑假综合实践新课程。

以思政课为例,除道德与法治等基础课程外,龙小还开设有龙娃娃队委提升等个性拓展课程、红星火炬代代传等实践体验课,并定期开展“小小红星代代相传”等主题活动,让“家国情怀”成为支撑学生一生的价值观念。

今年3月,龙小副校长杨成兰作为四川小学教师代表,还受邀参加了由习总书记在京主持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作为四川教育界响当当的一朵“金花”,龙小近年来不断壮大、丰富“愉快教育”发展共同体。

早在1999年,为了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在武侯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下,龙小领办了城区薄弱学校——武侯祠大街小学(现龙小分校),开始了集团化办学实践。2009年,龙小成为成都市首批名校集团龙头学校。

如今,以“愉快教育”为品牌的龙小教育集团下辖7个紧密合作型校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由武侯区内拓展到成华区、天府新区、甘孜州白玉县、凉山州普格县、德昌县等地,为全省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手记

龙江路小学之所以“有名”,很重要的原因,是她总能积极回应教育的时代之问,并用科学、行之有效的行动,给社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例如,在当下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战场上,龙小一如既往勇担使命,一个又一个优秀的教师被派往边远的民族地区,音乐教师王璐将“乐章”奏到了甘孜藏区,在白玉县建立了第一支管乐队。

回应时代的要求,学校首先不能“关起门来办教育”,应当胸怀天下,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和走向;其次,学校要敢于行动、敢于实践、敢于创新。面对时代的叩问,要像袁丽华一样,用行动告诉大家“我能行”;面对社会的焦躁和跟风,要像谢国光、刘新元、李海那样,停下脚步“跳出来”想一想,学校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想好了,就大胆去干,勇敢地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名校又该如何传承和擦亮金字招牌呢?龙小的答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初心好比明灯,指引学校在时代洪流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使命意味着责任,提醒学校作出的每个选择,背后都是国家和人民对美好教育的期盼。

名校传承最关键要靠人才。龙小之所以能掀起一次又一次的改革浪潮,正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创新求变人才。“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才可以走得更远。”正如杨尚薇所言,龙小内部完善的“传、帮、带、推”教师培养机制,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师、名校长,也带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与创变。

奋楫者进,勇变者强。期待龙小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