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50期家教周刊(总第3407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孩子“玻璃心”,怎么办?
《教育导报》2019年第150期家教周刊(总第3407期) 导报三版

晨晨是二年级的学生,妈妈说,晨晨有颗“玻璃心”,遇到事情不如意就哭,一句话说重了,眼泪就在眼眶打转。前几天与同学一起玩益智游戏,因为输给了同学,他立刻气急败坏地大哭,说:“我以后再也不玩这个游戏了。”

晨晨体现出来的“玻璃心”,心理学上指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弱,不能承受挫折,或者面对很小的挫折都会表现出一些极端的行为。孩子心理脆弱,已经成为一个显性的社会问题。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杜亚松教授提供的数据表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因情绪问题来就诊的人数已经急剧上升,最近几年更是增速明显,经常有孩子倾诉情绪低落、焦虑,甚至出现自杀念头。

为什么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现代社会,孩子们内心却这么脆弱?这是很多家长疑惑的事情。其实,大多数孩子的“玻璃心”是家长教育出来的:一头是往上捧的表扬,另一头是往下压的压力。自从赏识教育兴起,家长给孩子太多赞美了,会抓住每一个小事件来表扬孩子。赞美过多带来的后果就是:孩子只愿听好话,听不进任何批评,即使是善意的批评。过度的赞美,为孩子构建了一个虚假的个人镜像和虚假的生存图景,让他们既不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又不懂得生活的艰难困苦。另一方面,孩子又承载了太多的重托与厚望。孩子的学业压力大,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开始各种兴趣班,上小学以后,作业“白加黑”,小升初的压力,中高考的压力,没完没了。在强大的压力和家长的高期待下,孩子要承受失望与失落、自责与自怨等心理的起伏,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无所适从。

家长面对孩子的“玻璃心”,把握好教育的分寸很重要。如何恰当地引导,增强孩子内心的承受力?小春老师给出以下两点建议:

第一,让孩子大量试错。一个孩子,只有知道了自己身体能力的边界,确信能够掌握自己的身体,他才能建立“身体自信”;只有知道自己思维能力的边界,确信能够掌握自己的大脑,他才能够建立“大脑自信”。没有比试探和出错更加有效的成长路径。

第二,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冲突,而不是通过家长来解决。当孩子与同伴发生了冲突,很多家长更多地是保护和阻止,刚发现苗头就制止,孩子丧失了处理危机的机会,也就不能发展出良好的抗挫能力。孩子与别人发生争执的过程,也是锻炼应变力和抗挫力的过程。孩子需要动脑动手,察言观色,审时度势,并选择最佳的应对策略。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中,发展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

最后,将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在自己孩子毕业典礼上的致辞送给大家:“我希望你会遭遇不公正的对待,这样你才会明白正义的价值。我希望你会遭遇背叛,那样你才会懂得忠诚的重要。我还希望你会时常有孤独感,如此你才不会把良朋益友视为理所当然的。……不论你愿不愿意,这些迟早都会发生。而你是否从中受益,取决于你能否参透人生困难所带来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