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90期(总第2987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高校“双创”如何走入良性循环?
——“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对接会观察
■本报记者 胡敏
《教育导报》2016年第90期(总第2987期) 导报二版
大学生创新创业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在各大高校不难看见“装修公司+院校变脸=众创空间”、“培训公司+院校变身=创业学院”、传统老师摇身一变成为创业导师的现象。“双创”繁荣的背后,是否走入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双创教育的普及是大众的福音,还是资源浪费?日前,由西南石油大学、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对接会举行,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在和未来进行了探讨。

                                                                     王铎

高校视角

打通“岗位执行力”到“创业胜任力”的成长通道

在“双创”人才几年来的培养中,四川理工学院教师陈一君遇到了一些难题:“双创”的教育执行与专业教育体系分离,“双创”教育往往放在专门的创业学院进行,而学生研发产品却是各门各类的,而且对于非省会城市的高校来说,与企业、投资人接触的平台相对较少,“双创资源”相对匮乏。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实训中心主任叶剑明认为,“有困难也得上”,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是当今人才培养的方向,是高校不得不啃的“硬骨头”。他从主动性、心态和面向岗位3个维度对比了公司两种员工的心态——拥有“岗位执行力”的员工,面对工作时,总是被动执行、呈现打工心态、总是着眼特定岗位安排工作;而拥有“创业胜任力”的员工总是主动工作、呈现老板心态、面向的是企业整体。

定位不同,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状态截然不同。对比发现,拥有“创业胜任力”的人明显更有潜力,他们具备能够胜任企业创业任务,并取得高的创业绩效所要求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在创业过程中能够识别、追求机会,拥有获取和整合资源的综合能力。

如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王玲认为,关键在于搭建平台。西南石油大学与成都市新都区政府以及几家企业合建了4000余平米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综合实训、技能培训、项目路演、校企合作等服务;学校还创设了2100余平米的大学生科技创业孵化中心,给学生提供了150余间标准工作室。此外,该校在师资、制度、组织机构、资金等方面也建立起了相对成熟的保障体系,打造贯穿学生创新创业全程的教育体系。

“从想法、搭建公司到创业孵化,每个环节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道生死关。”兰州财经大学副校长王学军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围绕学生必经的几个环节开展。在“碰撞 idea”选择卖什么的阶段,学校通过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的课程培养,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形式下启发学生的“ idea”;在建立公司实训的阶段,搭建生产流程实训室、注册登记实训室、企业融资实训室、公司运营实训室,模拟学生建立公司所经历的程序,并重点探讨“卖给谁、卖多少、怎样卖”的问题,对消费能力、销售能力、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测评。顺利通过前两个阶段的项目,进入到创业孵化中心,这时候融入企业的力量,让学生的公司经历真实的市场考验。

企业视角

“双创”教育不仅创业者需要,就业者也需要

高校“一夜之间”涌现出大批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不免引发人们的担忧,这么多人接受了创新创业教育,最终有多少人能创业成功?甚至有网友发长篇文章,担心“多少中产家庭要因此血本无归”。

对此,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前进认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没有后顾之忧,产业界选择员工的标准是:没有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创业体验的毕业生,企业坚决不录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当中,仅有不到10%把创业当作事业,90%以上的人直接就业,这并不意味着教育资源的浪费,因为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创业者需要,普通员工有了创新创业的思维和能力,更有可能成为优秀的员工。

周前进把创新创业人才分为两类:创新型初创企业人才和创新型企业的内部创业人才。传统的观念认为,第一种是学以致用的创业人才,忽视了第二种人才,实际上,他们在企业中是一颗蕴藏能量的“种子选手”,在企业内部能独当一面,可能有独立门户的一天。

基于这样的认识,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进行分级,他用了4个英语单词表示不同的程度: culture—about— for—in,在这个课程“金字塔”中,越到塔尖,课程越专业、越倾向于实践,人数也越少。塔基是对创新创业文化的了解,通过讲座、成果展示、创业故事等内容激发学生对于创业的兴趣;第二层是创新创业基础教育,通过一些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必修课和选修课,搭建学生的专业知识框架;第三层是创新创业赋能训练,通过创业大赛、创业训练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最后一层,位于“金字塔”顶端的则是公司实战项目孵化,为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比如如何分配股权,如何实现充分授权与激励到位的双赢等。

“从国际视角来看,中国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民族复兴,最根本的是培养有创新意识、契约精神、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价值创造的人才。科研积累加上双创实践,能够释放‘沉睡’的智力资源,形成未来中国产业增长的主力。”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联盟理事长王蔚介绍,联盟成立的宗旨是帮助高校和企业进行对接,打造既能普及大众、又能培养“高精尖”团队实现创业理想的“双创”教育体系。当“双创”人才在学校时,引导教育培训企业提供技术、智力支持,在“双创”人才走出校园时,对接相关企业、投资人实现创业项目的融资和独立运营。

学生视角

创业起步时学校助力渡难关,科研成果转化仍缺“市场导师”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有什么帮助,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二年级的丁龙有发言权。他从2011年本科毕业后就开始创业,最初只是一个小型摄影工作室,仅负责毕业集体照等,2014年,正式成立成都盛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扩大业务范围,不仅做摄影,还承接广告、视频、宣传片业务。

“企业生死攸关时,学校和我一起渡过了难关。”丁龙介绍,几年前,公司遇到一次资金链断裂,当时因为前期效益较好,“把摊子铺得很大”,一口气向一家奶茶店投了10万元。没想到,一投进去就开始亏,工资都发不出来,直到找到新的投资人才挺过来,当时学校老师帮忙介绍了很多资源,帮助他实现资金回笼。

在企业刚起步的阶段,通过学校获得一些帮助,而不是完全被抛到市场,在丁龙看来“更纯粹,更放心”,因为“在你很‘小’的时候,直接、全面地和企业接触,对方很可能把你拖死。”丁龙说。

经过两年正式的公司制运营,丁龙基本上站稳了脚跟,他很感恩学校的帮助,经常出现在学校“双创中心”精英班,交流经验,看到合适的项目,他也会投资,“拉对方一把”。

西南石油大学博士二年级学生赵子偃更关注的是创新创业教育对于科研成果转化的影响。今年,在教育部举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他和团队开发的光催化技术治理室内空气污染项目获得了银奖,可以用太阳能去除室内甲醛。该项目从“ idea”到“产品”阶段,花了近4年,赵子偃从2012年开始组建团队,从几个人发展到十几个人。期间,学校提供了关键平台,成立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赵子偃团队得以和排名前100的各国高校合作,让“用新能源治理室内污染”的想法成为现实。

2015年,西南石油大学“双创中心”成立,带来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可能。经过培训,赵子偃成功地把“实验室产品”打造成可以操作的商业模式,他发现该产品在全国起码有几百亿的市场容量。

就在“产品”到“公司”的最后一个关口,赵子偃遇到了难题。“我们对市场认知非常缺乏,尤其是细致到专业领域对应的行业。”赵子偃也有和陈一君一样的困惑,专业老师在科技研发阶段指导非常全面,一旦成果出来,后续指导乏力,因为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老师并不是在市场摸爬滚打的人,他们对市场的认知有限,尤其是高校成果转化对应的专业领域。对一个完全崭新的科技创新产品如何定位其市场价值,是一件需要审慎研判的事。

有不少投资人找到赵子偃,希望能够做一些市场化的开发,但赵子偃并不想合作,“希望有人不仅怀着投资目的来参与,而是从公益的角度,不仅让产品发挥出市场价值,还能有社会价值。”他希望,能够有身在相关行业、对行业和市场了解非常深刻,同时又和学校老师一样目的纯粹、站在学生立场的人来进行创新创业指导。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近几年迅速繁荣,实际上,很多“双创中心”都是近一两年兴起,赵子偃很乐观,或许“市场导师”就是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