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55期教师周刊(总第3412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信息化2 .0催生教育系统性变革
■夏应霞
《教育导报》2019年第155期教师周刊(总第3412期) 导报一版

党的十九大以来,教育信息化、现代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今年上半年,国务院相继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这两个“指南针”式的文件共同构成了教育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和行动蓝图。

互联网+时代下,每个人深深地卷入到这场教育理念、技术、系统性变革中。特别是教育信息化进入2.0时代后,教育现代化进入深水区。各级各类学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了丰富多彩地探索。

12月7日,在以“理念变革,模式再造,体系重塑”为主题的成都七中第41届教育研讨会上,来自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校长就“教育信息化2.0”做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他们认为,教育信息化有力提升了国家教育治理能力,在构建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等方面,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提供重要动力和有力支撑。

1信息化系统性变革的重心在学校

“在基础教育领域,相对于专门从事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来说,学校校长和教师原本是信息技术的外行,既然都是外行出身,大家便成为同行。在教育信息化中,很多问题要共同交流和探索。”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代蕊华在题为《信息化与学校变革》中特别提出,当前,信息化系统性变革的重心落在学校。

信息技术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工作者都应深入了解、思考信息化带给学校和国家的变化、影响和挑战。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的中长期的规划,将教育信息化、现代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力求通过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来带动、支撑、引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学校,都对信息化给予高度关注,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信息化手段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国家教育管理和决策的水平,以及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各界和教育领域,人们对信息化的应用越来越认同,抵制信息化的人越来越少。

信息技术改变了生活,改变了教育的生态,也改变了学校存在样式。

2信息化对教育的3大影响

如何看待信息化对教育的影响?代蕊华提出信息化对教育的影响包括“开放、个性、精准”三方面。

关键词一:开放

过去,学校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现在的虚拟情景中,在提倡“泛在学习”的背景下,学校的边界在慢慢打通。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长的关系,在互联网上边界越来越模糊。同时,各学科的界限在融合和打通,目前的教育教学还是分科进行,学科的边界很清楚。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各学科之间的边界逐步模糊,现在推崇“跨学科学习”。换句话说,每一个学科在向其他学科开放,向学校周边的其他资源、向社会的各个层面开放。这种情境下,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各学科的内容资源都不是封闭的状态。

“开放”向深的概念是“共享”。教师要在共享的背景下,理解教学内容、理解教学资源。共享的另一个概念是“国际化”。在非互联网的状态下,还有可能关起门来办教育。但国家将越来越开放,教育也会越来越开放。在新时代,就是要立足中国大地,办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教育的国际化顺应了信息化的要求,也是信息化的意义和挑战。

关键词二:个性

个性化的教学是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教育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最初的教育都是个性化的教育。从家庭教育、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以及古老的师徒教育的方式,适应人的兴趣、特长,以一对一教育为主,但也有其弊端。工业化的背景下,需要大规模的劳动者,由此产生了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在很短时间里培养大量的人才,且效率高,可在短时间内把知识技能教给学生。到目前,班级授课制依然是普遍采用的模式。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学校教育可以兼顾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和个性化一对一教学的思想。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但是“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成功率也不高。在信息化社会,各种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要。

关键词三:精准

精准的概念来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精准扶贫、精准帮扶的概念。信息化教育怎样做到精准?针对每个学生、每个教师,根据在教学环节产生的信息,信息技术可以做到有针对性、有效的分析。

在教育管理、国家层面的决策上,基于大数据决策会更科学。“特别是决策到哪个阶段、哪种程度,过去存在‘拍脑袋’的情况,现在则基于具体数据、真实的情景、当下的现实,信息化的应用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代蕊华说。

3信息化面临的4个问题

代蕊华提出,教育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当前面临四个普遍意义上的问题。

问题一:重投入而轻应用。

信息化的投入包括硬件和软件。过去,只重视硬件的投入,后来发现,硬件投入给教育教学带来的改变并没有想象的明显,所以在软件、师资培训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在现实中,如何把大量的资金、资源的投入变为教育教学实际的改变,需要更多思考,现在很多地

方还停留在浅层次的应用上。

问题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缺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两张皮”的情况普遍存在。究竟是“互联网+教育”还是“教育+互联网”?在实际应用中,是技术人员说了算,还是教育人员说了算?在“教育+互联网”的思维下,要服从教育的规律,由教育人来思考和推进信息化。

问题三:不同系统缺有效整合。

在基层学校,不同的系统由不同的部门牵头开发、研制,不同类型的工作缺乏真正意义的交流。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很难得到实现。

问题四: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信息化归根结底体现在人的信息素养的提高。前不久,经合组织( OECD)公布了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结果。中国学生以明显的优势夺得了全部项目的第一名。但是,在一项测校长和老师的项目中发现,以上海地区代表中国地区的教师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短板:信息应用的能力比较差。扩大到全国范围,教师、校长队伍在信息素养方面提升的空间非常大。

4对待信息技术的3个认识

“教师、校长如何主动、积极适应信息技术的要求?”代蕊华提出了三点认识。

一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校长首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必要性,人必须要适应新的社会变化,作出积极的改变。一是广泛性,信息技术已经拓展到各个地方;二是经常性,时时、处处、人人在用信息技术;三是普遍性,所有的场景、环节都在用。在信息化背景下,知识权威的概念已经不存在,人们可在网络上学到自己想学的内容。那么,学校存在的理由、存在真正的价值是什么?学校要作出应对和改变。

二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适宜性。

适宜的是最好的。某一个信息技术产品是否能被学校广泛使用,要看是否适合学校的情况,是否适合师资和学生。

首先,技术不是万能的。就教育来讲,技术是替代不了教育,马云曾说“教得多,育得少”。把教育理解为“教”和“育”,“教”很容易被机器替代,“育”的工作很难被替代。在教育领域里,信息技术至上的思想,是对教育专业性缺乏自信、对教育的价值缺乏理解的表现。我们是在运用信息技术,而不是用信息技术来替代教育。

其次,技术不可模式化。同样一个信息技术的产品,对不同学校要有针对性地改变,要进行创造性地应用。我们主张教育有模式,但反对模式化的教学,反对用统一的模板来规范、约束所有教育行为。教育要体现教师工作的创造性,体现因材施教和人的创造性。

最后,不应该强化应试教育。信息化为教育的发展增添了动力,带来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但现实中,信息技术不是让学习更愉快、使学习成为终身发展的一部分,而常常强化应试,强调刷题,在有效提升做题的技巧上,这不是信息技术应用的重点。

三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系统性。

要全面地思考信息技术应用问题。信息化不是技术手段的变化,是思想理念,到校园文化、生态和评价的系统工程。要系统地思考、设计信息系统的构建,在“互联互通”的过程中,需教育主管部门、其他部门来配合学校完成。

全面设计,关注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每一环节。

第一,提升学习动力。比如,有些学生不主动学习,但是面对机器的时候,就愿意学习了么?要把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内在动机的激发放在重要位置。技术虽然可在某些方面让学习愉快,寓教于乐,但很多时候学习不是快乐的,更需要有深度地学习和思考。

第二,发挥教师作用。信息化如果没有教师的参与,很难收到实效。而信息化应用中,教师的某些工作可以被替代,但其育人功能不能替代,现在特别强调立德树人中“德”的培养,在信息化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需要思考和厘清。信息化原本是为了减轻人的负担,现实中对于教师的要求不是减轻,反而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

第三,作为学校管理者,管理中如何适应信息化的要求?代蕊华提出四点要求:一要关注人本。在教育治理体系能力的现代化中,信息化归根结底地体现人的发展,要看是否真正促进人全面、个性、可持续、终生的发展。二要体现多元。信息化不是一元状态,要强调协商、强调“多主体共治”的结果。三要讲究民主。在互联互通状态,每个人的智慧思想应该受到尊重,要有包容的理念。四要注重法治。互联网里有线上线下的沟通,规则意识、法治的思想是学校应坚守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