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56期新闻周刊(总第3413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少年13
■本报记者何文鑫文/图
《教育导报》2019年第156期新闻周刊(总第3413期) 导报四版
 

南江县实验中学(傅雯琪与刘佳璐)

廖宇霞

冯婧宜

耿与蓦

杨正伟

泽郎夏姆

彭露雨

今年4月听普利策奖获得者约翰·坎普兰( JohnKaplan)讲自己的摄影,他32岁时拍摄的《21岁的美国人》,获得普利策奖。灵光乍现,觉得自己也应该拍个专题。

因为工作原因,我经常跑学校采访,会接触到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13岁正好是青春期的开端,大多数孩子会出现叛逆、个性的想法。于是,我选定13岁作为拍摄主题,想去展现他们这个年龄的状态,或阳光、或叛逆、或焦虑、或天真又无限可能,等等。大约1年时间,我拍摄了12组(15位)孩子的照片,也跟他们聊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此截取部分孩子的照片和故事,以呈现少年们的13岁。

泽郎夏姆,藏族,甘孜州丹巴县丹巴中学初一(6)班学生:妈妈在县城打工,爸爸在更远的地方打工,平时靠姑姑照顾。寄宿在学校,每周末回家搭车,但路况不好时就得半道下去走路。一次回家,车在半道坏了,我顶着烈日走了一个多小时。现在我在云班(学校的网络资源班),感觉学习难度大,学习累。

廖宇霞,井研县研经初级中学:两岁之后,我再也没见过母亲,都没印象了。两年前,父亲患病去世,现在,我和奶奶一起过。我不怎么爱说话,尤其是到陌生的环境后或与陌生人。在学校,就是只有好好学习能给自己带来一些满足,于是得过很多奖状,包括跑步的。今年村里扶贫干部争取来几个去成都过夏令营的机会,在成都待了4天,我去看了博物馆,学习茶艺,外面确实很多新鲜东西。

杨正伟,南部县建兴中学初一(9)班:我家住在镇上,每天爸妈会接送。小时候摔倒后骨折,走路不便。今年6月又摔倒一次,是在家里煮饭时滑倒的,治疗和休养了两个月,现在走路不痛了,但是也不能跑了。同学们挺照顾我的,还没感觉到初中的学习压力,也没想好未来要干什么。13岁吧,就是好像懂得更多了,因为去医院比较多,我也做过3次手术,就觉得自己对医疗知识知道得比较多,有点久病成医的感觉。

耿与蓦,成都华德福学校初一学生:我们家是北京的,幼儿园在北京华德福上,小学就来成都了,然后一家人都搬了过来,弟弟7岁了,也在成都华德福学校上学。13岁最大的变化?我觉得作业明显多了,另外就是,出去玩儿的时候,会主动想到帮忙提东西。暑假有时要回北京看外公外婆,回山西看爷爷奶奶,今年,我们家去了台湾玩,待了一周。关于未来,我还没想过会怎样。

彭露雨,泸县毗卢十二中:13岁啊?我就觉得初中比小学好,虽然作业多了,但是时间过得快,一件事还没完,另一件又来了,小学的时间太慢了。我也耍抖音、微信、 QQ等社交软件,很喜欢在拼多多上买东西。我喜欢看偶像剧,最喜欢的男主是王一博和肖战,长得帅啊。未来啊,不晓得干什么,你说干什么好?我唯一想要的就是有很多钱,买很多吃的,享受买买买的痛快。我以前想当个明星,结果被我姐嘲笑了,现在想当个很挣钱的包工头。

冯婧宜,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初一:我3岁开始就专业学习了,学音乐、舞蹈。琵琶、芭蕾舞、民族民间舞、中国舞、街舞、爵士舞、主持表演、模特秀等都学过,现在主要是芭蕾和琵琶。之前考取了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但是妈妈权衡后,觉得过早去北京并不好,压力大,而且她想要我不放弃文化学习。平时住校,妈妈每天过来,每周五下午赶去市区上课,周六、周日都有艺体学习,还得做作业。假期基本上不会去旅行,就是训练,除非外出比赛。累吗?不觉得,还好,因为是自己喜欢的。我喜欢零食,最喜欢薯片,但是妈妈会控制,说为了保持形体。

…………

【有关专题的更多内容,请关注教育导报微信公众号( ID:jydb1988)查看,期待您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