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91期(总第2988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探询他人,也逼问自己
——读《岁月沧桑》
■夏学杰
《教育导报》2016年第91期(总第2988期) 导报四版

《岁月沧桑》是学者钱理群教授沉思10年之作,也是其“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三部曲”的终卷。这三部曲分别是完成于1996年的《1948:天地玄黄》、2007年写完的《我的精神自传》、2015年收笔的《岁月沧桑》。《1948:天地玄黄》写的是新中国建立前知识分子对新中国的想象与选择,2007年完成的我的精神自传》则是作者现身说法,以钱理群自己的历史与现实的感受、生命体验去观察、描写毛泽东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与选择。《岁月沧桑》则写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其核心是知识分子的“改造”与“坚守”。

钱理群选取几个有代表性又颇有知名度的文人作为研究对象,如沈从文、梁漱溟、赵树理、废名、王瑶、郭小川、邵燕祥等作家、学者,以他们在1949年至1970年间的生命历程为观照对象,通过大量的新材料,深入他们在时代的大转型、大变动中的投入、挫折、碰撞、困惑和坚守,透视其个人性格、理想与时代、社会之间的交流激荡,重现了那个年月的社会风云,个人的命运遭际、幽隐,以及精神的尴尬与波澜,检讨了这段历史的经验得失及其包含的启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古代大丈夫被寄予的理想,其实具体到千头万绪的人生实践当中,能够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就已是相当不易了。在我看来,钱理群在这本书里就是想诠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看看那些知识分子在动荡时事中是否做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进而想找到中华文化传承中的风骨。

废名通过“上书”提出全面的治国方略,赵树理为农民而写农民,王瑶立志成为第一流的学者……这些知识分子的作为,让人看到了责任与担当意识。在他们人生选择上,我们可以依稀看到中国传统读书人的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书中选取的是一些不放弃理想与良知的知识分子,当然他们身上同样充满了罪与罚,只是他们在大部分时间里保留着做人的底线与追求,而不泯于众。如钱理群写道:“在写交代时,王瑶还掌握一条原则:尽量不或少涉及他人,即便是非讲不可,也绝不伤害他人。这样,王瑶也就在后人难以想象的空前的政治、精神压力下,守住了底线,在那迷乱、失范、疯狂的年代,王瑶始终保持了清醒。”

钱理群从这些作家的书信、著作、自传等文字中窥探他们的心路历程。他的研究是探询式的,书中少有明确的判断。比如关于沈从文从小说转向文物研究工作,钱理群是这样理解的:“如果说,当年他是把通过音乐对自我生命的认识,化成了牧歌体的小说创作;那么,他现在又将通过工艺美术获得的对‘其他生命’的认识,转化为对历史文物的研究。”关于赵树理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钱理群最后总结道:“赵树理是一位探索中国农民问题,以此出发,思考中国社会主义问题,并且有自己的独立发现和见解,且能坚持的思想者,用为农民写作、从事农村实际工作两种方式参与农村变革的实践者。”“最后,所有这些思考,都会归于对历史,对人的命运、存在的追问,却没有结论:这正是本书的真正价值与贡献。”这是钱理群评价他人著作时写下的一句话,钱理群说,“其实,这也是我自己的。”包括本书《岁月沧桑》写作的追求:写出一个又一个的“难以做出简单、明确判断”的大时代里的个体生命,以激发“对历史,对人的命运、存在的追问,却又没有结论。”

陈丹青说:人只要是坐下写文章,即便写的是天上的月亮,地上的蒿草,其实都在“谈自己”。“吾日三省吾身”,钱理群始终保持着自省,以思考知识分子的责任与命运为己任,研究他人亦不忘回望自己。他自言:我多次说过,我的学术研究带有强烈的自救自赎的性质,“所有的学术探讨,对外部世界历史与现实的追问,都最后归结为自我内心的逼问,对于自我存在的历史性分析和本体性追问:我是谁?我何以存在与言说?”他说:我是通过“知识分子精神史”的研究,为自己树起精神标杆,以此要求和鼓励自己。那么,在钱理群心目中,知识分子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呢?答案是:始终如一地探索真理,独立思考,对既定观念与体制提出质疑。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说:“如果要对所有知识分子提出一种比较普遍的精神标准或者说‘职业伦理’,那么,我想能够提出来的只能是‘独立’,即尽可能地在人格、精神和观念上独立,包括经济上的自食其力、有自己内在和外在的尊严。”“我也许想对自己说,也对我的同行说,从今以后,要更努力地做一个独立的人,做一个尽量少依赖他人、少依赖外在条件的人,不依傍权势也不依傍金钱,也不追求一种众人叫好的剧场效应。”当专家成为了“砖家”,各种言论满天飞,士之风骨荡然无存,这本书读来颇让人感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