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3期(总第3420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藏区群众眼中的扶贫干部李军——他给沙尔宗留下了永恒的财富
■本报记者 鲁磊 何文鑫
《教育导报》2020年第3期(总第3420期) 导报一版

2019年12月14日,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派驻阿坝州马尔康市沙尔宗镇党委副书记、沙尔宗村驻村工作队员李军工作过度劳累,不幸因公殉职,年仅33岁(详细报道见本报2019年12月24日刊发追记李军的通讯《丹心一片释青春》)。

日前,本报记者来到李军生前驻村扶贫的沙尔宗镇沙尔宗村,听当地老百姓亲口讲述他的扶贫故事,寻找他发挥智力优势,倾力帮助藏区脱贫的感人点滴。期望能以此展现一个更完整的李军,追溯他践行宗旨、服务群众的为民情怀,扎根基层、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

干净整洁的沙尔宗村。李军驻村后,带领当地百姓改善村容村貌。图中左下角的“柴码子”是村民泽郎家的,过去乱堆乱放,后来李军和他一起规范“码”好,成了村里一道风景线。何文鑫摄

克莎民居,《后汉书》中称“邛笼”,嘉绒藏区一种独特的民居样式,依山而建,累石为屋,“高者至十数丈”。千百年来,兼具居住和防御功能的克莎民居历经无数的灾荒、兵燹,终于在和平时代归于平静,冷峻地竦峙在青藏高原东部的群山之间。

苦苦探寻脱贫出路的李军,发现了这些几乎被废弃的古老碉房,他在脑海中谋划着一个宏伟的构想:把这些有着深厚民族历史文化底蕴的资源“盘活”,把贫困村转化为特色“旅游村”、“研学村”,以旅游经济带动发展集体经济,帮助群众找到脱贫致富的“原动力”。

从学生辅导员到援藏扶贫干部,从三尺讲台到脱贫攻坚“战场”,李军的“角色”不停转换,奋斗的脚步却从未停歇。他带着对扶贫事业的无限忠诚、对藏区群众的无限深情,奋斗、奋斗、奋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为贫困村“代言”

头戴毡帽,手捧哈达,站在克莎民居前的李军,干瘦却挺拔。从一张拍摄于2019年7月2日的照片里,可以轻易地捕捉到李军厚厚的眼镜片里,折射出的疲惫但却真切、自信的目光。

那是李军去世前的5个月,他帮扶的马尔康市沙尔宗镇沙尔宗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已经进入收尾阶段。通村道路维修、危旧民房改造、旅游休闲广场建设……繁忙时,他亲自“上阵”,搬砖、和泥,抡起铁锹、大锤。

那些日子,马尔康地区雨水肆虐,塌方、泥石流不断,他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哪里又堵了?”“材料堵在哪里?”……抢险、救灾、保畅,成了家常便饭。

那时的节奏是多项工作同步推进。按照计划,7月2日要为村里拍形象宣传片,李军找到乡包村干部、漂亮的嘉绒姑娘容中八尔姆,请她出镜“代言”。“李书记,你一起来嘛!”李军没有推辞,他摘下起雾的镜片,在衣服上擦了又擦,又借来嘉绒小伙的毡帽往头上一戴,咔!留下一张特殊的工作照。

虽然忙碌但不慌乱,因为李军心中有了方向。他在7月12日的日记中写道:“这两天特别忙,只为见到一个崭新的你。”

容中八尔姆是李军在马尔康市的扶贫工作联络人,见证了他为建设一个崭新的沙尔宗村奋斗的全过程。

2018年1月,李军受派前往马尔康市,正式成为一名扶贫干部。熟悉学生工作的他喜欢调研,了解深层次问题。据统计,近两年的时间里,李军带着日记本深入沙尔宗村的家家户户,走进田间地头,访问群众超过1000余人次,把收集到的问题和群众的所思所想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形成十几万字的扶贫日记。

了解到的情况让李军“挠头不已”。

沙尔宗村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山区,世居于此的嘉绒藏族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缺乏精耕细作的农事经验,经过测定,当地土壤碱性很重,很难大规模发展现代农业。同时,这里交通不便,又是大渡河上游生态涵养区,工业开发也无可能。

“最后,他把目光锁定在发展旅游产业上,他说良好的生态环境、厚重的历史文化、绚烂的民族风情,是沙尔宗最好的资源。”容中八尔姆回忆,李军申请在沙尔宗村“再多干一年”,就是为了帮助村里的集体经济起好步。

2019年,瞄准了发展方向的李军,陆续推动了沙尔宗村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村民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培训,打造了“淮南王”土鸡养殖和“茶堡臻品”生态产品开发等特色项目……整个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

容中八尔姆由衷地钦佩李军:“大家想的是‘怎么把地种好,差不多就行了’,他脑子里全是怎么抓产业,怎么把劣势变成优势,怎么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把“柴码子”翻出“花样”

李军的想法和理念,也曾与这个古老的村庄发生过“冲突”。

木柴是当地村民主要燃料,每年大雪封山前,家家户户都会垒起高高的柴堆以备严冬,当地俗称“柴码子”。过去,村里的“柴码子”乱堆乱放,挤占公共活动空间,既不美观,又存在消防隐患。

2019年7月,在全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过程中,要求村民把“柴码子”整齐地堆放在自家院子里。让李军没有想到的是,规范“柴码子”的阻力超过想象。

52岁的村民泽郎反应最为激烈,“没事干才去翻‘柴码子’!”泽郎找到李军,并“附赠”了这句嘉绒谚语,意思是李军“瞎折腾”,没本事的人才会倒腾“柴码子”。

李军并不气恼,在学校他是学生辅导员,做思想工作是他的专长:“过去咱们不翻‘柴码子’,是因为它不能形成经济效益。现在咱们的公路通了,进到村里的游客会越来越多,‘柴码子’就是咱各家各户的脸面,脸面漂亮了,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沙尔宗,经济才活得起来。”

这样的柴码子为什么翻不得呢?李军的提问让泽郎陷入深思。

李军在调查中发现,群众之所以抵触翻柴码子,一方面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村里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剩下的老年人大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后来,不管是规范柴码子,还是村民维修房屋,只要有时间,李军都会参加,倾力帮助,村里人慢慢对他敞开了心扉,对村里的公共事务也越来越上心,越来越积极。泽郎在翻柴码子的时候,还把家里的老物件,犁头、马鞍、刨子、咂酒坛……镶嵌在柴堆里,成了一面展示嘉绒耕牧历史的文化墙

从拒绝翻柴码子,到把柴码子翻出花样,微不足道的两件小事中间,横亘的是山川阻隔和沧桑岁月形成的隔阂,见证着突破观念束缚奔向小康的不懈努力。

在扶贫工作中,李军从没有忘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一名教师,破除愚昧、扶智扶志,帮助群众鼓起脱贫致富的勇气,是他的特长,更是职责和使命。

2013年,村民胡明德作为防治大骨节病异地安置户,从高山牧区迁移到沙尔宗村。由于环境不适应、难以融入农区生活,一家人陷入了迷茫。胡德明也自暴自弃,不愿意参加劳动,家里环境脏乱差,成了村里的烂包户

20184月,村里发展特色土鸡养殖,李军联系相关部门和企业给每户村民发放了40扶贫鸡。而让村里人感到意外的是,胡明德竟然领到了60只鸡。

正当胡明德心里七上八下打鼓时,李军找到他:老胡啊,那多出的20只鸡,可不是白送给你的,就算咱哥俩搭伙,我入20只鸡的股,鸡下蛋了要给我分账哦!

要得嘛!胡明德高兴地把60只鸡抱回家,修鸡圈、消毒、喂食,一点也不敢马虎,生怕把和李书记合伙的生意折本了。去年11月,胡德明20多只鸡已经陆续开始下蛋。

李军去世以后,胡德明才听村支书桂斌说起那20只鸡的真实意图他哪里是要跟你分账嘛,是怕你不好好养,让你更有责任心,慢慢改掉不好的习惯……”

56岁的胡明德直跺脚,嚎啕大哭:李书记,你咋说话不算数哦,你走了,鸡蛋分给哪个嘛?……”

 

为全村百姓点亮希望之灯

 

2019年12月15日晚,马尔康的气温已降至零下10度,沙尔宗镇300多名干部、群众戴着小白花,连续几个小时守候在路边送别李军。

“痛失人民好公仆”、“热血洒高原”的横幅在大家手里高高举着,老阿妈们流着泪念着“玛尼”为他送行,沙尔宗村民还为李军点亮了近千盏酥油灯,希望星星点点的灯光照亮他的去路。

从那以后,沙尔宗村自发停止一切娱乐活动,连村民结婚时跳锅庄的传统也暂停了。村民们提起李军便掩面哭泣,“就像大地失去了阳光”“勇士失去了臂膀”。

村民们不能忘记,李军为沙尔宗点亮了照亮希望与梦想的灯。

2018年,沙尔宗村藏族学生扎西高考失利,学业面临中断。李军屡次上门,告诉扎西十多年的努力不容易,鼓励他再“战”一次。李军忙前忙后,给扎西补习,帮扎西联系老师、学校,参考志愿填报。去年,扎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医学院,成为全镇第一个藏族医学生。

把扎西送进大学还不算完,李军还经常打电话询问扎西的学习生活情况。刚到学校的时候,扎西很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节奏,常常给李军“吐苦水”。“英雄总要走出去闯荡,这些道理你是懂得的,给村里的弟弟妹妹当好榜样!”李军的话语语重心长。

当扎西的家庭实在承担不起扎西上学的费用时,李军又忙了起来,找教育局、扶贫局,找学校,帮助扎西联系资助。在危急的时刻,把这个家稳稳地扶起了。

李军与扎西不是师生,却演绎了一段纯粹的师生情谊。

帮助村里的五保老人挑水、为被飞石砸伤的孩子募捐、帮助残疾人修理房屋……对于群众的急事愁事,李军总是心细如丝,他努力张开双臂,拥抱乡亲、抚慰伤痛。

他把沙尔宗当作了自己的家,把群众当作了亲人。

每年9月举行的马尔康嘉绒锅庄节开幕,这是嘉绒藏族最重视、最盛大的节日之一,节日上的锅庄展示,代表着一个村庄的“脸面”和荣耀。2018年是沙尔宗村代表全镇参加,可组队的时候正好缺一个年轻人。

“我来参加!”李军主动请缨,可是他从来没有跳过锅庄。同手同脚、手僵脚硬……李军的锅庄“师傅”泽郎看到他的舞姿总是哈哈大笑:“李书记,你这哪里是锅庄,是广播体操嘛!”

但李军不放弃,每天下班后总是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琢磨,锅庄过程中要齐呼一句嘉绒古语:“切拉瓦(儿)宗!”,李军用汉语标注下来,像背英语单词一样,反复练习,努力做到最地道、最正宗。

群众心中有杆秤,谁把群众放心中,群众就把谁举过头顶。

“李书记走了,却给沙尔宗留下了永恒的财富。”李军的灵车离开沙尔宗村的那个夜晚,桂斌在朋友圈中这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