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91期(总第2988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杨永春的两口箱子
■本报记者 杨钢 屈辉 鲁磊
《教育导报》2016年第91期(总第2988期) 导报一版

早晨7点30分,从木里县城出发到三桷垭乡,要先坐汽车到一个叫“母猪渡”的码头,再乘快艇穿越雅砻江上的锦屏电站水库,离岸还要搭摩托车,沿着土路上山。山高路陡,乘客脚心抓地,司机小心翼翼。赶到三桷垭九年一贯制学校时,已是傍晚。

第二天就要放归学假,学生正在校园里整队集合,聆听注意事项。广播里放着鼓点欢快的进行曲,可不时中断,发出牛哞一般的嘶鸣。学生们一片哄笑,老师个个紧锁眉头。

“这是电压不稳!”校长杨永春急忙从人群中走出来。这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蒙古族汉子,1993年就到这里工作了。从他那里得知三桷垭是藏、彝、汉、蒙古、布依、苗等多民族杂居的地方。

“为什么会电压不稳?你们山脚下不就有那么大的水电站么?”记者好奇地问。

杨永春说,他们是守着金饭碗“讨口”,三桷垭并没有并入国家电网,用电靠当地一个小水电站。“夏天雨水多,一塌方就倒电杆,冬天溪水结冰,就发不了电,学校很多时候都处在无电状态。”

“虽然条件艰苦,我们的教学可一点不敢放松,我们学校连续4年都是全县学校综合质量评估一等奖。”杨永春把我带到学校办公室,指了指满墙的奖状。

在房间的一角,两口齐腰高的纸箱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啥?能看看么?”

杨永春打开了一口箱子,十几台录音机塞得满满当当。“这都是给学生听英语用的,因为经常停电,‘闪’坏了。”

“另一口呢?”记者好奇地追问。

又一口箱子被打开,是一箱硒鼓。“也是报废了的。”

杨永春说,现在木里县学生学杂费、课本费都不花钱,可是购买练习试卷还需几十元钱,还是让不少“在土里刨食”的乡亲们为难。所以在有电的时候,学校老师就拼命地命题、拼版,用学校仅有的一台打印机,日以继夜地给学生印刷试卷和练习题。“现在全校有700多学生,消耗比较大。”

聊着聊着,“啪”一声,屋子里一片漆黑。“你看嘛,又停了。”

“不过,听说按照规划,我们乡明年就要摘贫困的帽子,路也要修,电肯定也要通。我们学校还要修一栋教师周转房,已经进入招标阶段了。”杨永春热情的邀请记者明年再来看看,眼里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