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5期·家教周刊(总第3422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30名城区学生走进乡村学校 体验“有温度”的课堂
■记者 吴宇婷 文/图
《教育导报》2020年第5期·家教周刊(总第3422期) 导报二版

近日,乡村发展探索之旅研学活动在大邑县举行,来自成都市启明实验学校的30名学生走进大邑县南街小学、北街小学(西区)、蔡场镇小学、韩场镇学校、三岔镇小学5所乡村学校,与现代植物园近距离接触,尝试“点豆子、打谷子、磨豆花”等传统的农事耕种,体验特色乡村课堂。

乡村学校处处都是“活教材”

乡村学生的课堂是什么样的?他们会有哪些社团活动?带着对乡村学校的好奇,启明实验学校的学生们走进了研学旅行的第一站——大邑县南街小学。

在一幢名为“创客空间”的教学楼里,南街小学的特色课程正有序地开展:“烘焙空间”里,学生系上围裙,专心制作着蛋挞;“剥壳空间”里,学生小心翼翼地用牙刷刷着叶子表面,将叶子制作成精美的书签;在“未来交通空间”,“气球动力车”的设计与制作正在进行……启明实验学校的学生们也参与到课程中,体验当地的特色课堂。“这样的课堂很有创意,像游戏一样好玩,也让我们收获了不少知识。”启明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薛琪说。

乡村学校不仅有许多有趣的设施,还不乏独有的“活教材”。在大邑县北街小学(西区),一条铺满各种花卉的路直通一座“现代植物园”。这里不仅种满了各种常见的花卉、果蔬,还有空气凤梨、树葡萄、狗牙花等稀有植物。走进这里,犹如置身微型“森林”,学生们跟随着带队老师,认真聆听着、仔细观察着。

植物园设有自动气象站、自动喷洒器等高科技装置,不仅可以实时了解植物园室内温度、湿度等情况,还可以通过网络实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通过移动终端调节植物园的湿度、温度等,实现植物园的自动化、信息化管理。在这里,30名城区学生还学习了不少花草养育的知识,他们在干花研制室体验制作干花的过程;在花艺创作室学习插花、手工花卉创作。通过花卉的种植养护、加工创作,学生们感知了生命科学的奇妙,也培养了创新实践能力,增强了艺术素养。

体验各具特色的“第二课堂”

大邑县韩场镇学校是此次研学活动中学生们感触最深的一站,学校以木工为主的“乐木课堂”深受学生们喜爱。在该校学生的指导下,30名城区学生戴着护目镜,穿上围裙,拿起锯子、砂纸,开始木工体验。教室里,木锯的声音此起彼伏。

“曲线画”项目中,学生们学着用曲线锯将木板上的图案勾勒下来,用砂纸磨边,再上色,一幅曲线画便创作完成。看上去简单的创作,实际很考验学生们的耐心和细心。从图案勾勒到作品上色,一幅画作至少需要1个多小时才能完成。

韩场镇学校项目负责人李尚军表示,目前学校已将“乐木课程”列入课表,学生们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将学科知识进行融合,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大邑县三岔镇是此次研学活动的最后一站,这里孕育了无数共产党员、革命烈士,被称为“川西红色小延安”。学生们走进红色纪念馆,在三岔镇小学“小讲解员”的带领下,感受革命烈士的不屈精神,在“红星小剧场”观看记录学校首任校长田载重事迹的原创戏剧,体验红色文化。

启明实验学校带队老师吴晓雪感叹:“乡村学校既有美丽的环境,也有独特的内涵发展,每所学校各具特色,呈现出‘美丽而有温度’的教育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