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6期(总第3423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做科研,他们一直在路上!
——川农大周小秋团队聚焦草鱼健康养殖捧回国家科技进步奖
■李劲雨文/图
《教育导报》2020年第6期(总第3423期) 导报二版

1月10日,人民大会堂灯光璀璨,掌声雷动。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动物营养学家、四川农大周小秋教授带领科研团队研究凝练的《草鱼健康养殖营养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周小秋主持的科研成果第二次荣获国家大奖。

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多赢

“草鱼是我们国家养殖量最大的鱼,其优点是肉质好、长势快、饲料转化率高,但在集约化养殖中发现,草鱼发病率、死亡率非常高,因此只要‘养活’,效益就会很好。”笔者见到周小秋时,他刚从外地参加完学术会议回到成都,下飞机后,就有公司请他去现场帮助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就是这项科技成果,它创新了“三融合三突破”的推广应用模式,在全国16省市45家企业推广应用,让草鱼的发病率、死亡率、用药成本、氮磷排出都降低,大幅度增加养殖效益。

周小秋表示,环境的应激会导致鱼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严重影响养殖效益和产品品质。于是,他按照新思路,研究出了一系列保证草鱼肠道等功能器官健康和机体健康的营养需要参数,而不仅仅局限于以“生产性能指标”作为确定需要量的标识,以便寻求营养调控鱼类健康的平衡点。

通过大胆设想、科学求证、广泛应用,该技术让养殖企业的生产成绩提高16%以上,通过营养调控大幅增强草鱼健康,降低用药量,也就降低了食用鱼体内的药物残留,保障了鱼产品安全,取得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越没人做的事情,就越有价值”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但营养饲料技术还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要。”25年前,周小秋从自己熟悉的猪营养科研领域,转向发展相对滞后的水产动物营养领域时,周围人都在说,他在自找麻烦。“我这人就是这样,觉得越难的事情,越没有人做的事情,就越有价值。”周小秋说,他就喜欢做开创性的工作。

要开拓一个新学科,周小秋不仅要在学术上从零起步,客观条件上也是困难重重:一没钱,二没人,三没设备。他利用给一个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挣来的3万块钱,在动物营养研究所时任领导支持的两间实验室中搭建了简单的实验设备,在家人的支持下,把家里的冰箱等凡是研究能够用得上的东西,都搬到实验室,艰难开启了鱼类营养的研究。

他在研究中发现,草鱼很难养活,其组织器官的结构和组成与其他鱼类有较大不同,草鱼的器官组织结构更容易被破坏而感染疾病,这激起了他的好奇心。这一步的跨出,难度很大,传统的营养学一般是研究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等内容,研究器官营养与抗病力的关系则与医学领域有较大交叉,周小秋想在传统营养学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性研究。

周小秋首先去研究营养物质是否有保证鱼组织器官结构完整性、增强抗病力的作用,即动因的靶向研究。他通过研究发现,生病的草鱼有一个共同特点:一旦生病,组织器官的结构完整性和免疫功能都会出现问题,营养与“功能器官包括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无疑为下一步研究打开了一扇大门。营养物质与鱼类免疫器官的免疫机制如何进一步对接?这是周小秋研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到生产中

草鱼不生病,肌肉品质得到提升,这是周小秋关注的另一个重点。他认为,作为应用研究的营养学科,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方向提出,一定来源于实际生产的需求,进行系统研究,再转化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验证、去改进。

日常生活中,消费者都有一个共识,认为野生鱼类的品质要好于养殖鱼类,因此野生鱼的价格远远高于养殖鱼类。周小秋却认为,养殖鱼类的品质是可控的,科学化养殖更安全,随着一些水域的污染加剧,野生鱼类更有可能富集污染物质。所以,大众认为野生鱼的品质一定要好于养殖鱼类,可能是认识上的误区。

周小秋带领团队以“器官健康”和“鱼肉品质”为营养技术目标,研究确定了草鱼营养物质需要量参数8套,他们一边做研究,一边与多家饲料企业合作转化成果,研发了一系列保证草鱼等淡水鱼“器官健康”和改善“鱼肉品质”水产专用饲料,并在全国多省推广应用,获得了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尽管已在草鱼的健康营养研究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周小秋并没有放慢研究的脚步。他说,做科研,他们一直在路上,要继续深入系统研究下去,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到实际生产中,让更多企业、更多农民、更多养殖户受益于科技进步。

周小秋(左四)指导学生开展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