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7期(总第3424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课程·学习·育情怀:培育少先队员家国情怀
●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 张英 赖晗梅 靳蓉
《教育导报》2020年第7期(总第3424期) 导报三版

研学实践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少先队员的家国情怀,要让“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要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在孩子心中得以继承和发展。因此,学校基于利用场馆中丰富的人文、历史、科学、艺术等资源为教学内容,开展具有个性化、情景化、可选择的场馆学习活动来培育少先队员的家国情怀。

课程

开发研学实践课程 对接“家国情怀”

在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场馆越来越多,类型也越来越丰富。我们把场馆根据资源类型进行了分类,从而分层化、序列化培养少先队员家国情怀。主要分为“小家”背景下的人物类、乡情类、民俗类、体验类四类场馆,“大国”背景下的科技类、历史类、红色传承类、艺术类。从“小家”到“大国”的分类体现了“家国情怀”中情感从小到大的张力,体现从家到国的递推关系。分别对接了个人修身、民族精神、乡土情怀、文化自信、团队合作、国家认同、爱国主义、审美情趣、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

依据不同类型场馆,学校开发了各种场馆学习课程:开发对接学生品德发展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国家认同紧密相连的人文历史博物馆课程;开发提升学生整体艺术素养,感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艺术场馆课程;开发让少先队员理解科技对国家发展密切相关,培养科学素养的科技场馆课程;开发铭记历史,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场馆课程、红色研学课程。

序列化的场馆研学课程真正使少先队员在场馆学习中真正将爱家与爱国统一起来,并真心认同,全心爱戴,树立为国家发展努力学习的理想,从而真正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连接起来、统一起来!

学习

挖掘各类研学资源 凸显政治定位

用少先队员能喜欢的形式、能懂的语言讲政治、宣扬正确的意识形态是我们培育少先队员家国情怀的主要方法,在场馆学习中挖掘场馆中已逝人物、静态展品、久远历史背后的政治内涵是政治儿童化的主要途径。

成都音乐公园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息,到处是艺术展厅、展品,但我们没有停留在对艺术的欣赏上,而是注重对审美情趣的提升。我们深度挖掘成都“东郊”作为成都工业集中地曾经的辉煌;工人们努力工作为国家发展作出的贡献;在国家发展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对“下岗”这一政策的支持与理解……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大局意识背后是对国家政策、国家利益的服从,是对国家最深刻的热爱。

在研学实践中,邀请曾经的下岗工人做孩子们的导游,为学生讲那时的故事;展示那时的产品;发现此时生产与生活的进步……让少先队员们在对比中感受中国的发展,体悟祖国的富强。怀揣着对祖国的敬爱,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在东郊音乐公园表演快闪——“我和我的祖国”,把自己对党、对国家的爱,唱出来、演出来。大家激情澎湃,眼含热泪,一种高尚的情感在孩子们心中萌发,一种红色的基因在意识中苏醒。

育情怀

深抓情景体验,增强爱国情感

在真实的情景中体验,让孩子们对学习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但是“家国情怀”四个字对于少先队员还过于抽象。如何让少先队员在真实的场景中切身感受“国家的爱、对民族的情”?因此,更应该利用场馆资源营造真实情景,通过真实体验,激发真实情感。

因此,泸州“传承红色基因”研学之旅应运而生。在红军走过的路上,少先队员用自己的脚步去体验这一路的艰辛;在红军做过的事中,少先队员要体验吃到一顿热饭的不易;在红军停留的地方,少先队员用歌声和舞蹈纪念逝去的英烈们……这条红军之路就是一个巨大的场馆,沿途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是资源,一事一情都是亲历,孩子们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写满了学习任务单。

培养少先队员家国情怀不是喊口号,不是走过场,而是使少先队员真实地在研学实践中感受祖国的精髓、民族的神圣,才是适应全球化背景的德育,才能让“家国情怀”有情、有趣、有效地影响着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