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91期(总第2988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工作日记 “借猪还猪,借鸡还鸡”的致富路
■金阳县天地坝镇新寨子村第一书记 袁成 (派出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教育导报》2016年第91期(总第2988期) 导报一版

10月12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村党支部书记约次格日告诉我两个好消息:一是贫困户石一史且借养的乌骨鸡开始卖了,价格还不错,已有了收益;二是贫困户李木哈比借养的能繁母猪要产小猪仔了。我将这两个情况记录在了“借猪还猪,借鸡还鸡”账本上。

记得刚到新寨子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时,“怎样才能既让贫困群众‘造血’致富,又能发展村集体经济”成了困扰我的一个难题。通过几个月的深入调研和思索,我在新寨子村提出了“借猪还猪,借鸡还鸡”的帮扶举措。实施内容是由西南石油大学提供帮扶资金,购买猪苗和鸡苗,借给贫困户养殖。一年借期满后贫困户将所借等价猪鸡还到村上,作为村集体经济所有。村上根据情况开展新一轮的借养。

在实施“借猪还猪,借鸡还鸡”时,结合因地制宜和降低养殖风险,我与村干部商量决定购买本地的乌骨鸡鸡苗和本村的能繁母猪借给贫困户养殖。5月23日,23户贫困户共从村上借走30头能繁母猪、490只乌骨鸡,开启了他们脱贫致富之路。

“借猪还猪,借鸡还鸡”实施4个多月来,我记录了贫困户养殖的每个环节和情况,保留大量的过程影像。新寨子村平均海拔2400米,属高寒山区彝族聚居村,贫困群众养殖猪鸡采用敞放方式,满村跑的猪鸡成了村中一道独特风景线。随着猪鸡的逐渐长大,我注意到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变化最大的是贫困户阿黑里且。刚入户走访时我看到她家生活条件很差,全家人的精神面貌也不好。实施“借猪还猪,借鸡还鸡”后,阿黑里且对借养的猪鸡进行了精心地养殖,猪鸡生长很明显,全家人的精神面貌也变化很大。她的两个儿子相继外出务工,收入增加后自己家又买了两头小猪养殖。阿黑里且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春华秋实,辛勤耕耘,收获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借猪还猪,借鸡还鸡”,我们村的脱贫致富路探寻,其实就是带动贫困群众转变“等靠要”思想,走勤劳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