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13期(总第3430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读家书:孕育有温度的家庭
■黄蓉
《教育导报》2020年第13期(总第3430期) 导报三版

2020年的寒假未到之时,我们班主任工作室在探讨寒假阅读活动,正好我的语文课代表走进来,他忍不住说:“老师,每个假期老师都说要读书,读名著,但是书太多了,都不知道怎么选择。”这时,恰巧一位班主任向我抱怨家长家庭教育的无力,于是我想:“寒假何不将读书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呢?那什么样的书籍既对学生有阅读意义,又能对家长有教育启示呢?”

读家书——我脑海里闪过一道光,想到习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说的那句话:“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同时号召:“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家书,不正是传承家庭美德、优秀文化的载体吗?

穿越历史的长河,诸葛亮的《诫子书》、王羲之的《中秋帖》、苏轼、米芾的《尺牍书》到《曾国藩家书》、鲁迅的《两地书》、傅雷的《傅雷家书》等名人家书,血缘亲情背后,是历史、是品德、是礼仪,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再想到央视经典栏目《见字如面》,那一封封浸透着革命信仰和诚挚爱国情怀的家书曾让人们一次次泪流满面。

我和我们工作室班主任老师一商量,大家纷纷赞同。在一天之内,我们准备好了资料。七八年级15位班主任、15个班级,很快开始了行动。

首先,进行家长和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在寒假中开展家长、学生共读家书的可行性。从收到的150份调查问卷中,我们看到了大部分家长有阅读热情,愿意让自己的家庭成为阅读型家庭;学生也渴望和父母共读家书,渴望分享读书的喜悦。

其次,确定阅读主题,推荐阅读篇目。在“巩固寒假学习共生体,让全民终身学习持续发生”这一大主题下,确定主题为“读家书、传家风、扬美德”。

我们的阅读群体主要是七八年级学生和家长,我们推荐的家书有《傅雷家书》、《红色家书》、《梁启超家书》、《曾国藩家书》、《林则徐家书》,因为考虑到少数民族家长阅读文言文的困难,我们全面推荐的同时,重点推荐了《傅雷家书》和《红色家书》。

再次,开辟家庭阅读时光,穿越时空感受“家书”温情。寒假伊始,孩子和家长们热情地投入到“读家书”的活动中。因为有的家长白天要上班,有的“三班倒”,有的要“值班”,所以各个家庭根据自身情况制订了家庭阅读计划,开辟了亲子阅读时光。

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虐时,工作室召开了网上紧急会议,决定在防疫宣传的同时继续阅读活动。因为我们知道,在疫情信息铺天盖地之时,学生和家长不可避免感到紧张,甚至焦虑。这时要让读书稳定他们的情绪,化解他们的焦虑。在大部分家长居家防疫,有大量的时间可以和孩子相处之时,我们及时指导优化读书方法,将“读家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方法一你读我读互打卡,固定时间谈感受。父母和孩子按照家庭阅读计划表,每天互相打卡,在彼此都完成后的傍晚或临睡前的半个小时分享彼此当天的阅读体会。

方法二你读我听细思考,及时传递听所得。我们学校少数民族家庭较多,部分家长阅读有些困难,我们的孩子就读给家长听,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就查字典解释给爸爸妈妈听,每读一部分后就和家长交流,这样做既化解了家长阅读困难又及时地传递了读听的感受。

方法三大声诵读融情感,读后立刻做积累。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经典家书中的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词句在读的那一刻总能激发阅读者的情思,这时我们的老师及时为学生设计了积累好词好句的表格,帮助学生清晰有条理地“读有所记”。

方法四父母不在没关系,视频读书巧互动。在抗击疫情的严峻时刻,一些孩子因父母双双奋战在防疫一线被送到爷爷奶奶家。我们鼓励孩子将读书录成视频发给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在休息的时候一起分享,同时也是对他们的鼓励。我们一位家长是医护人员,他说在深夜的办公室看到女儿白天发的读书视频时似乎就注入了一股力量,尤其是孩子每次在视频最后会给他说:“爸爸,加油!您放心,我每天都在认真读书呢!”这些话让爸爸心里暖暖的。

最后,读家书悟有所得,写家书传递真情。假期的读书很容易流于形式,而我们想让安静的书桌孕育出有温度的灵魂,想既传承经典文化、内化情感又改善家庭教育现状。我们电话随机采访了家长和学生,重点和他们探讨读书过程中的收获和遇到的困难,和他们分享书中的精彩片段。

我们还设计了学生“读家书手抄报”活动和家长“写家书传真情”环节。在学生的手抄报中,我们惊喜地看到孩子们不仅在努力读懂字面的意思,他们努力地找到家书对自己的启示和激励。

(作者系新疆乌鲁木齐十六中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