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14期·家教周刊(总第3431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静候开学的日子里,家长们如何安顿家中“小神兽”?
■记者 胡敏 吴宇婷 陈朝和(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战疫·停课不停教 停课不停学《教育导报》2020年第14期·家教周刊(总第3431期) 导报一版

本周,我省的电视课堂,又称“云开课”正式开启,全省各地各校根据省上提供的课程资源和学案表,因地制宜,自主开发,同时开启了混合式的“云教学”实践探索。从2月18日“云开学”到3月9日“云开课”,每一个正在逐渐复产复工的家庭,经历了各自的不容易,也总结出了各自的“家教经”。

日前,《教育导报》记者分别采访了城市、农村三个家庭,看家长们如何在老师的帮助下,各司其职,齐心协力让孩子收获疫情下的别样成长。

又要录课,又要带班,娃还要“小升初”,教师家长怎么办?

从无序到有序,建立“大学习观”

这个假期,龚科的生活一波三折。

龚科是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语文老师,也是四川云教电视课堂的语文备课团队成员,还是一个六年级学生的妈妈。

2月18日,全省中小学“云开学”,班级群里,龚科给学生复习、指导,第一天就遭遇了学生的“表情包”轰炸;第二天,龚科开启“群禁言”,课完成得非常顺利,但“学生禁言”的课堂还是尊重学生的课堂吗?第三天,龚科和学生约定,什么情况可以发言,什么情况不能发言;第四天,她告诉学生,老师发一排小红花,就意味着暂时不能接话了。

接下来的日子,和这几天一样。生活和工作的秩序总在被打破,而新的平衡又在不断建立。

2月27日,龚科接到通知,省上即将向中小学生开放四川云教平台,学校承担全省语文五年级、科学一到六年级总共31节课程的录制,她是备课团队成员。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她不敢掉以轻心,视频会议、电话、线上头脑风暴,直到晚上才静下心梳理教案,不知不觉就写到凌晨一两点。

“第一次用电视直播的形式呈现,跟平时教学完全不一样,要有趣味性,要把所有情境考虑进去,可谓绞尽脑汁。”龚科说。这段时间几乎没时间管儿子杉杉,全靠爸爸照看,连续好几天,都是“朝九晚十”。

3月11日,记者采访龚科时,她正在电脑前,给录播的视频课核对信息。记者担心打扰她,龚科表示现在已经过了最忙的时候,她也抽出时间和儿子制订了“一日学习计划”。现在的节奏是上午录课程,下午给班上学生答疑,其他的时间陪儿子。

上午,她和儿子准时守在屏幕前,收看电视直播课。听完,龚科会将直播课中的知识点做梳理,发到班级群。

“直播课怎么跟教材不完全同步,课程为什么比平时短?”有家长疑惑。作为录课老师,她很清楚课程设置的意图,“备课团队按照名著导读、阅读素养、时政科普、人与自然这四个维度,按照育人方向、语文要素这两条线,分为12个课时专门为学生居家学习进行设计的直播课,反映的是大语文观,重在提升学科素养。”

有的家长建议上点新课。龚科解释:“上新课,学生没办法充分反馈,不能保证效果,正式开学再来‘炒冷饭’,反而让学生失去了兴趣。”

家长的焦虑,龚科深有体会。儿子杉杉今年“小升初”,此前她和儿子都花了不少精力。但疫情期间,她想明白了很多问题,“不管儿子读哪一所学校,做好学习能力的铺垫就行。”

每天下午的自主安排时间,儿子会在科任老师的安排下,做一些数学拓展练习,语文积累古诗和文言文,英语背课文、写日记。四点多做运动,五点多做饭,孩子有时帮忙摘菜,有时看一集《水浒传》。六点后阅读一小时,七点开始练毛笔字,睡前再看一会儿书。她会关注儿子每天的学习效果,儿子有不懂的,语文她可以解答,数学对答案或让儿子请教科任老师。

一日作息中,她特意给儿子“留白”,帮妈妈摘菜、洗碗、玩乐高、吹口风琴、做科学小实验、提着水壶浇花……儿子乐趣很多。稍有空闲,她会和儿子一起练字、阅读,一起听梁文道读《鼠疫》。

杉杉每完成一项任务,都会在小卡片上画一个钩,看着计划一个个完成,特别有成就感。龚科最开心的是,阳台上的花开了,她竟然第一次看到从花骨朵到绽放的过程。

父母都要上班,家里只有老人,孩子学习谁来管?

关注学习,也要关注孩子的沟通需求

成都市锦汇东城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邓强没有想到这次寒假会这么久。学校留的作业、练习册,孩子都悉数完成。孩子学什么?家长怎么做?更让他担忧的是,他和妻子复工以后,孩子的学习谁来督促?

邓强的妻子是医生,两人周内都需要上班,和其他双职工家庭一样,邓强的孩子也交由老人照顾。“老人照顾孩子生活没有问题,但不太识字,所以,学习部分就需要我和孩子的妈妈去检查。”

邓强将女儿邓雨瑄的学习分为两部分:老师在微信群发的学习资源包,包括语文、数学等学科的知识复习和拓展为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本周一开始的电视课堂。“‘云课堂’将孩子一天的时间合理分配,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都安排了具体内容,按照这份课程表去督促孩子,容易得多。”邓强告诉记者,“云课堂”减轻了他对孩子自律能力的担忧。

为更好地督促孩子学习,邓强还将这份课程表存在手机中,随时通过视频检查孩子的学习状态。邓强把下午规划为“自由阅读、锻炼”的时间,让孩子的眼睛得到休息。学校老师布置的练习作业,也在这个时间内完成,等邓强下班检查后,再将作业上传到学校的 APP上。

为保证孩子的学习效率,邓强和妻子尽量把休息时间轮开,保证每周内有2天夫妻一人可以在家监督孩子学习。“有人陪着孩子学习,效果会好一些。线上的课程能够引起孩子的兴趣,但电视上课与教室上课还是有些不同,缺乏互动。”邓强说,他陪女儿听课时,会经常提一些问题,检查孩子是否听懂了。如果孩子没听懂,他会回放课程,或者寻求老师帮助。

“假期还在延长,孩子的课程进度怎么办?”有家长在网上表示担忧。邓强认为,每个家长或多或少都会担心孩子的学习进度,但千万不要因为焦虑,就自己给孩子“补课”。一次,女儿问他“火”字的笔顺,他按照自己习惯的笔顺去写,结果发现,他的笔顺是错误的。“我不建议大人去教孩子新知识。学习上有不懂的,可以多和老师沟通,低段孩子只要跟着老师的进度学习就行,家长不必太过担忧。”

邓雨瑄的班主任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和孩子们来一次视频会议,总结、检查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女儿很听老师的话,喜欢和老师沟通,所以特别期待视频会议。”

“假期也是培养孩子兴趣的一个契机。”邓强介绍,每到下午阅读时间,他就让孩子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偶尔还给孩子播放科幻片、科普片,帮孩子拓展知识。这些日子,邓雨瑄对阅读越来越感兴趣,家里以前买的书,趁这段时间都快看完了。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她就问爸爸妈妈,邓强认为,这也是一种学习。

邓强建议家长多注重孩子的沟通需求。女儿从1月23日起宅在家,“宅”了这么久,孩子待不住,经常吵着想去上学,想见小朋友。“孩子也想和她的同龄人沟通,但我们家长一开始只考虑孩子的健康,却忽视了这个需求。”直到女儿的班级第一次开视频会议,看见孩子和同学聊得不亦乐乎,邓强才有所反思。现在,他经常鼓励女儿和其他小伙伴视频聊天。他也希望疫情能早日结束,女儿可以重返校园。

杉杉在家练习书法

邓雨瑄在家练习乒乓球

牟付涵展示她的画作

讲完城市家庭应对“云开课”的故事,让我们将目光转移到农村,看看农村孩子如何在家长的陪伴下参与电视课堂教学。(详情下转2版)

采访过程中,有家长反映,农村基本上用的人教版教材,但电视录播用的是北师大版教材,深度和进度都不一样,怎么办?为此,记者邀请到省教科院的专家解答如下:

不同于按照教材进度进行教学的学校课堂,四川云教电视课堂是基于学科课程标准、聚焦学科核心素养、选择适合网络教学的内容而进行的线上课堂,不拘泥于教材。学生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正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