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15期(总第3432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同疫情赛跑 与“死神”抢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鄂医疗队的故事
■ 王彦东 本报记者 鲁磊
《教育导报》2020年第15期(总第3432期) 导报一版

2月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131人出发前留影。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护人员在 ICU为重症患者精心救治(本版图片由四川大学提供)

 

争分夺秒,从“大后方”飞奔“前线”。

2月7日,成都,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灰墙黛瓦、翘宇飞檐的启德堂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下简称“华西医院”)第三批131人援鄂医疗队整装待发。他们身穿深红色统一服装,拥抱、叮嘱、道别,为彼此加油。

“我志愿献身医学,解除人类之病痛……”集体宣誓时,眼科护士格绒下姆热泪盈眶。这个“90后”藏族姑娘又想起了临行时家人的嘱托:“你是华西的护士,全家人为你骄傲,希望你们早日战胜疫情,平安归来。”

◆“华西”是一种担当◆

5批次221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

对格绒下姆来说,春节长假是一年中最让她期待的日子,因为可以暂时告别“陀螺般”的工作状态,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丹巴,和家人在炊烟袅袅的火塘边喝茶聊天。……

“你是华西医院的护士,又是党员,现在疫情这么恼火,你不该回来的。”而今年,回家休假的格绒下姆却被家人狠狠责备了。

在川人心中,“华西”是一个极特殊的存在。华西医院,创建百年,中外驰名,是中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发源地之一,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镇川之宝”。网络上曾有段子,“问:成都最拥挤的地方是哪里?答:不是春熙路、火车站,是华西医院!”对于渴望生存的患者来说,华西医院是他们的希望。

时至今日,在中国医院排行榜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仍然名列前茅。以至于在四川如果谁家的孩子考入华西医学院,或在华西医院工作,周围的人总会投以羡慕而敬重的目光。

荣誉的背后,是责任和担当。从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芦山地震、2017年九寨沟地震,到援助塞拉利昂、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疫情……在涉及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大事件中,华西人从来都是勇往直前,全力以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华西亦不曾退缩。大年三十晚上,由党员带头,238名华西急诊科医护人员,在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申请到武汉疫情防控最前线。这些医护人员的平均年龄不到33岁。截至目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一共派出了5批次共221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在国家和人民的危急时刻,华西人毅然扛起重担。

其实,格绒下姆和所有华西医护人员一样,时刻牵挂着武汉疫情。仅仅在老家呆了一夜,她便取消了休假,写下支援武汉一线的请战书。2月6日晚,格绒下姆接到通知,她被选入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那晚,她一夜未眠。

时间就是生命。2月7日傍晚,131人的队伍在空旷的机场中匆匆前行,显得格外孤寂,但每个人的心是火热沸腾的。格绒下姆收到大伯的微信:“正值我国发生天翻地覆变化之年,我国遭遇新型肺炎疫情,在正当需要医护人员的时候,你踊跃报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武汉医疗队,成为了我们全家人的光荣,成了家乡的光荣。在此你也要注意身体,做好防护措施。”

她又收到大伯600元转账,“我代表全家人,向武汉人民付出自己及家人一点爱心捐助,望侄女格绒下姆在工作之余能够代缴。”

“一定要打赢这场战役!”格绒下姆攥紧了双手,心中暗暗发誓。

◆“华西”是一种智慧◆

14天,把超半数病人送出重症区

“来到武汉14天,接治重症患者137人,治愈转出69人,使超半数重症患者脱离‘死神’控制。”这是华西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在2月25日的湖北省新闻发布会上交出的成绩单。但按照国家对于重症患者配备医护人员的规定,131名医护人员接治80张病床,尚缺三分之二的人手。

人手不足、医疗资源紧张,华西靠什么把一半的病人送出重症区?

时间回溯到1月25日,大年初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科党总支书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支部书记、博士生导师罗凤鸣接到指派,带领24名华西医护人员,加入四川首批援鄂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

临行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党委书记张伟交给他一个重任——担任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希望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临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华西医院在历次紧急医疗救援中总结的经验,与当地的医护团队密切配合,加强合作!”

四川援鄂医疗队进驻的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毗邻华南海鲜市场,是疫情重灾区,“四川队”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任务相当艰巨。

红十字会医院濒临崩溃的景象让“四川队”揪心不已:医院床位爆满,疑似病患、发热病患和家属混杂在一起。缺少防护物资的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人员的感染率很高。30多个医护人员住院,30多人隔离,非战斗减员占到了六分之一。

“当务之急,要严防院感,保障每一个医护人员的安全。”1月28日,在认真调研了红十字会医院救治现状后,罗凤鸣召集感染性疾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刘焱斌、副主任护师冯梅开了一个三人碰头会,商讨出必须马上实施的三大行动:

“首要任务是严防医院感染,即把该院医务人员,包括开电梯的大爷、保安全部筛查一遍,把清洁区和污染区区分出来;其次,重新规划收治病人,轻、中、重症病人,按楼层和房间分级治疗;第三,是尽量做到医护人员零感染,对病人的药物进行一定调整。”

同时,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定期举行“特殊组织生活会”,会上,队员们提出问题、总结经验,与本部专家远程会诊,会后,又对诊治流程进行不断地调整。在这样的机制下,红会医院慢慢步入“正轨”。后来,严防医护人员感染和患者分层分区诊疗成为了战“疫”的普遍共识和有效方法。

一个个难关的攻破,凝聚着华西医院的智慧。

重症患者的治疗是战“疫”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同时也是控制疫情死亡率的关键。新冠肺炎是呼吸衰竭病,重症患者需要大量吸氧,很多还需要高流量氧气,需求量比正常情况下多了10倍以上。但在武汉各定点收治医院,集中供氧系统压力不足现象非常普遍,严重影响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经过反复商讨、试验,罗凤鸣带领团队把集中供氧系统和钢瓶供氧相结合,用最“土”的办法增加患者的供氧量。“如果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我们就给患者增加钢瓶鼻导管吸氧;如果患者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仪,我们就给患者增加钢瓶面罩吸氧。”罗凤鸣说,在实践中,多名患者在使用了这些“土办法”后,血氧饱和度指标出现了明显上升。

2月2日,罗凤鸣牵头撰写了《四川医疗队—协和武汉红十字医院病人诊治流程(试行)》,对不同病房、不同分层患者的分类处理及诊治流程给出了科学的建议,为后续疫情防控和病患诊治提供了参考。

“华西医院有很多应对自然灾害和大型事故的经验和教训,已经形成了体系化的流程和应急预案,面对紧急情况也有条不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华西医院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康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总结前几批医疗队经验的基础上,第三批医疗队中增加医学工程师,对医院供氧系统进行了改造,增加供氧设备、改装供氧管道。到2月15日晚上,基本解决了病区的供氧问题。

“华西医疗队的定位是收治重症病人,把重症患者送出重症区,也就控制了整体死亡率。”康焰说。

◆“华西”是一种精神◆

守卫家国,致敬生命

“以前,组织上一次次给我帮助,我有义务回报党,哪怕是能多添一个口罩的款,也是一份力量。因我现已是‘奔九’的人,对我来说时日也不会很长,也可能这是我最后一次为党作贡献。不管怎样,我会坚强地活下去,迎接战胜病魔、恢复生产、蒸蒸日上、国富民强的大好时光。”

3月2日,89岁高龄的华西医院老党员秦宜珈怀揣着对组织多年来关心照顾的谢意,执意要向湖北捐献爱心。秦宜珈家庭条件一般,因为担心学院不接受他的捐款,他便写下了这样一封信,托外孙女连同捐款一起交到学院。

乳腺外科老专家、78岁的老党员赵扬冰同志捐款时说:“我知道自己年龄太大,不可能像年轻人一样去武汉一线参加救治,但也想为这次疫情防控作贡献。希望通过捐款,表达我们作为一名华西人、一名老党员的心意。”

这一幕幕,让不少川大师生泪湿眼眶。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四川大学师生踊跃捐款,支持防控工作。截至3月5日,学校已收到捐款达139万余元。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不论前线还是后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倾情倾力。华西坝上,那一片中西合璧的古老建筑再一次沸腾了,再一次见证着担忧、不舍、振奋和感动。

1905年,加拿大、美国、英国的5个教会在成都南郊华西坝上筹办了华西协和大学,开中国西部现代医学教育风气之先河。早在上世纪30年代,已成为中国现代医学的“西天一柱”,有“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之说。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华西张开双臂,为内迁的金陵大学、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中央大学医学院、金陵女子大学文理学院、齐鲁大学医学院等校提供场地、校舍,开展联合办学,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特别是高等医学教育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据统计,抗战期间,华西坝上的“联合大学”有800多名学生投笔从戎、奔赴前线,启德堂前,上演了一次次生死离别,巍巍黉门,送走了一批批热血青年。

百年华西留下了什么?那些穿越历史的力量、一代代华西人滚烫的心声,被写成了诗:“在黑暗的时刻,也许光不能照在我们身上,可我们可以成为光本身……”

有人说华西是一种精神,精神的内核是“守卫家国,致敬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