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92期(总第2989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盟主”张平原
■本报记者何文鑫文/图
《教育导报》2016年第92期(总第2989期) 导报四版
跟着张平原去学校的路上,手机响第二遍时,记者提醒他有电话。“开车不接电话,这是我的原则。”张平原坚定地说。

“他这个人啊,缺点也就是他的优点,那就是做事太执著。”广元市利州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张光映这样评价张平原。然而,范家小学校长张平原,正是凭着这份执著,将利州区14个农村小学团聚起来,组成一个联盟,使农村学校因小而美成为现实。被推举为联盟理事长的他,也因此被人戏称为“盟主”。

“你怎么那么傻?”

1989年,从广元师范学校毕业的张平原本来可以留在市区当老师的,他却选择回到地处农村的白朝小学教书。

他的班主任急得跳脚:“你怎么那么傻?别人削尖脑袋都想留在城里,现在有学校点名要你,你却不干。你犟嘛,离开你,地球还不转了?”

村小孩子从来没上过正规体育课,张平原除了教语文,还带着学生打篮球,组建篮球队。语文课上,他改革教学方法,注重让学生打牢阅读和写作的底子,学生成绩提升了一大截。张平原一下子在乡里“火”了,大家都知道白朝小学来了个能干的年轻人。

“当时年轻,没想那么多,紧挨我家的村小缺老师,我就回去了。”谈起当初的选择,张平原仍然不悔。

2014年7月,张平原又面临着选择。这一次,他却有些犹豫了。

由于范家小学原校长赵成宝调任他校,已具雏形的利州区十几个村小组成的联合体,面临着夭折的危险。

利州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常务副主任杨永虎想到了张平原。“他当过老师,参加过教改,有理论水平,有管理能力,还有教育理想,是最佳人选。”

而此时的张平原,已经调任利州区教育局任职,参与生本教育改革已经一年多了。“看了几十本书,不断修改方案。”正处在改革的激情投入期。

“说实话,不想去。觉得范家小学太偏远,自己已经回到城里工作了,年龄也偏大,而且妻子一百个不愿意。”张平原说,他还了解到范家小学是一所只有几十个娃娃的村小,也就没什么激情。

但经过教育局几次做工作劝说,张平原终于答应。“我这个人,只要答应了的事,就一定要把它做好。”“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想办法浴火重生”

到岗后,张平原渐渐认识到农村小微学校的价值。农村小学是农村的文化高地,是向村民传播知识与文明的重要场所和重要渠道,也负载着村庄的前途和希望。

而等着张平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扭转村小教师的情绪,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把村小的校长和老师拧成一股绳,从而使乡村学校焕发生机。

“学生人数少,老师上课没激情。”“严重缺乏艺体教师,艺体课只能随便找个老师上。”“老教师多,年轻老师不愿意来,来了又留不住。”这是村小普遍的困境,也成了校长、老师们时常挂在嘴边的哀叹。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想办法浴火重生。”张平原挑起重担,全身心投入联盟的成立中。

张平原一个一个打电话邀约,请村小校长们聚在一起,共谋突围事宜。出人意料的是,校长们竟一呼而应。“其实大家都想做点事,都想把村小办好,但就是缺个主事者。”

2014年12月10日,联盟成立预备会召开,14个学校的校长坐到一起,共同商讨章程、组织框架,明确了抱团发展的意义和未来的目标。12月19日,“广元市利州区微型学校发展联盟”正式成立。主事者张平原被大家推举为理事长。

“联盟成立后,通过实施管理互通、研训联动、质量共进、文化共建、项目合作、资源共享等六大行动,使原本薄弱的单个村小联结成了一个整体。”张平原喜笑颜开地说,大家感到不再孤单,也不再自卑,村小又活了。

特别是网络直播课堂的开展,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同步教学,使成员学校共享联盟内的艺体教师资源,一举解决了农村学校艺体教师结构性偏缺难题。

“他不怕嘲讽和反对,某种程度上说,没有张平原的坚持,也就没有联盟今天的发展。”杨永虎说。

把农村小学劣势重组成优势

如今的范家小学教室,没有成排的课桌椅,只有沙发、围桌而坐的孩子、书柜、角落的电子琴和孩子们的水杯。要不是电子白板上图文并茂的课文提醒,参观者会误以为走进了城里人的家中。

这在几年前是不敢想象的。“乡村教育应该有适合它自身的教学方式,不能一味跟在城市教学模式后面转。”张平原说,大家以前的抱怨和无奈也主要是紧盯城市教育产生心理落差造成的。

成立联盟后,并不等于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大家迫切想看到农村学校也可以很美的现实样本。

范家小学留守儿童居多,亲情缺失严重,而过去的教室布置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上课兴趣缺乏,老师也教得死板,师生关系疏远,这也是农村学校普遍面临的困境之一。

张平原却看到,村小学生人数少,但这也是它的优势。老师正好可以关注到每个学生,有精力因材施教;学生提问的机会多,学习兴趣浓厚,有自主探索空间,正好落实生本教育理念。

张平原带着学校老师进行改革,重造教室和教学。每个教室成了一个家,师生一同制定“自家家规”,布置家庭文化装扮;上课时,师生可以围坐一桌,互相提问和近距离交流,奉行尊重、关爱、体贴、信赖的“班家文化”原则。

“孩子的善良品性是需要亲情去滋养的。”张平原说,“班家文化”能培养乡村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能够利用村小闲置的教室资源,使学校变得如家一般温馨。

班家文化让只有51个学生的范家小学焕然一新。张平原步履不停,又探索着将乡土文化引入到教学中。挖野菜,考察院落文化,收集民俗,邀请村里的根雕师来讲述经历,“这些活动能使孩子们亲近自然,培养他们的乡土意识和锻炼实践能力,这是乡村教育的优势。”

通过相互关心家中困难事、出差回来带东西大家共享、一同阅读与研讨等方式,人情之美使这所乡村小学的教师群体也充满了笑声。

2015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到范家小学考察后,欣喜万分,认为利州区的案例,让他看到建设小而美、小而优的农村小微学校并不是空谈和梦想,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