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19期(总第3436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生命教育的“疫下再反思”
■陈绍光
《教育导报》2020年第19期(总第3436期) 导报三版

粤梅摄

2020年春,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将众多教育者的目光聚焦到“生命教育”这个话题上。同行们纷纷与学生展开隔空对话,从疫情发生、病毒传播、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等角度,分析畅谈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意义。显然,这次疫情又引发了每一位教育者的深刻思考:如何上好这一堂“生命教育”的大课?我以为,生命教育不应是与日常教学分离脱节的东西,只有那些融入到学生生命成长每一天里的生命教育才是及时而有价值的;另外,生命教育本身是涵盖了丰富内容的大课程,它应当是一个从儿童到成人、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的全育过程。由此,作为教育者的我也开始静心反思。

反思一

生命教育谁来教?

生命教育的施教主体是谁?很多人习惯性地指向学校和教师:“理性”的人会说因为学校课程清单里开设有“生命与安全”这门学科;“感性”的人则倾向于“学校本就该教给学生有用的一切”这一思路,似乎学校教育是“包治百病”的良方,教师成了“神通广大”的“圣贤妙手”。但事实上,学校仅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一个区域、一段时光,更多的部分在家庭及社会;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更是陪伴与见证他们生命成长的最长久之人。

在生命教育的大课程中、在每个鲜活生命个体的成长中,教师与家长都是施教主体、都需担负起生命教育的主体责任。把学生一生成长所必须的生命教育完全寄托或依附于学校、教师,企图让有限的教育挑起无限的责任,是任何教育形式都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生命教育相关课程本身是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的,它很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体验,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实践中体验总结,所以极具活动性和综合性。家庭家长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参与者,更当与学校教师紧密融合、互补协作。只有家校携手才能做好生命教育的“共育篇章”,也只有这样才能以完善与丰富生命教育的内涵,引导每个学生绽放生命的华彩。

反思二

生命教育教什么?

既然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反思生命教育,就有必要弄清楚教什么的问题。

1 .教教材。事实上,很多地区及小学是设有“生命与安全”专门课程的,且配备专门教材《生命、生态、安全》;而且,在“道德与法治”“科学”等学科内容中同样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在教育实践中,要将“生命与安全”课摆到学科教学的应有位置,紧扣学科和教材内容,教师重教、学校重管,让教材充分发挥作为知识媒介的学习及传播功能。

2 .教知识。生命与安全课是集“生命、生态、安全、健康、心理、劳动、法治、传统文化、国防”等知识内容为一体的学科,其内容涉及甚广,且都是小学生应当了解的各类常识和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并依据教材编排的知识体系认真教授并落实,让学生一一熟记于心。如:关于洗手,教材中讲到饭前便后洗手,老师们也时常念叨,但学生们似乎并未掌握,连成人都是“一笔带过”,以至于现在广播电视轮番宣传“洗手七步法”。

3 .教生活。现行的“生命与安全”是一门以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课程,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安全生活、健康生活、智慧生活、和谐生活,从而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建立个体生命与积极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由此老师们应当将教材内容、相关知识与学生们的生活事件、生活体验紧密结合;在学习效果评价时将学生的生活表现、生活行为作为重要的评判指标,帮助学生形成切身具体的生活体验,树立对生命、生存的积极认识与情感。

生活大事件固然要顺势教育引导,如:以新冠病毒的传播启迪学生尊重生命、敬畏自然;从“逆行者们”的勇敢坚守去探讨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结合此次疫情,学生家长和老师可以扪心自问:为什么面临疫情有难以排遣的焦虑?为什么师生在“加长版”的假期无法外出而心生郁闷,我们怎么自处?在平静的日常,教育者不妨在“教生活”上多下功夫,把围绕学生家庭、学校、社区发生的看似细小普通的,令他们熟视无睹的生活小事件,予以甑别、提取,使之成为生命教育中颇有“实战意义”的案例,带领学生认识理解,帮助他们产生实际体验、形成正确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方式。

反思三

生命教育怎么教?

对于如何教,我以为关键在施教者有态度、管理者有决心做好生命教育。

1 .有态度。《生命、生态、安全》是小学阶段生命教育的专门教材,其内容有极强的生活性,知识体系不难,教材编排也很清晰,便于老师设计教案与实施教学。上课老师对这门学科教学的态度就很重要了。诚然,作为地方课程周课时为一节、多数学校没有专职教师、校内外也很少有此学科的专题教研、各类重要考试中更不会出现它的身影。作为教者,我们必须站在关乎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认识教学、严格落实。它关乎学生整个生命过程,会有很多次没有考场的考试。重视,就是每个教育者对生命教育应有的态度。

2 .有决心。各学科课堂都是师生共度的一段重要生命经历,“生命教育”课堂对学生更是意义重大。因此,管理者得有决心、有措施推动“生命教育”课程的有效落实。而评价手段就是措施之一:生命教育需要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

科学的评价可促使教师依据教材认真备课上课,更能引导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及行动改善上有不同程度地发展变化。《生命、生态、安全》教材中设计的活动、游戏等,就是旨在推动并实现学生行为的修正与养成,在积极互动中习得正确认知与行为、修正错误认知及行为。生命教育与学校德育、思政教育有很多相通相融之处,若把生命教育的知识性评价与学生日常活动的行为性评价相结合,才符合这门学科“以儿童实践体验,促进行为改变”的特征,而这就是学校管理者下决心全力推动的事情。当施教者与管理者都有态度、有决心,就会化成持续的教育智慧与教育方法,生命教育怎会不落地?

回顾疫情初来,众人疾呼尊重生命、敬畏自然、担当奉献。疫情之后,每个负有教育之责的施教者当重视“生命教育”这一大课,引导孩子们体验生命的存在方式、认识生命的意义价值,让生命教育落实、落地;在家校协同的悉心抚育下,一定会让每个学生绽放出绚丽的生命之花。

(作者单位:成都市成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