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19期(总第3436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从“千禧宝宝”到“一线志愿者”——
大学生战“疫”勇担当
■阚燕 许筠柱 本报记者 何元凯
《教育导报》2020年第19期(总第3436期) 导报二版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生志愿者张加兴坚守在村口服务岗位(图片由学校提供)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何敏(左一)在南充红十字会做防疫志愿者(图片由学校提供)

疫情当前,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争,许许多多的白衣天使和人民警察逆向而行,在前线冲锋陷阵。在这场“战争”中,一群千禧年前后出生的“00后”也纷纷以志愿者的身份勇敢地站在了抗疫第一线,与“逆行者”并肩战“疫”,彰显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自掏腰包捐口罩,受助者赋诗表谢意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何敏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指引,疫情期间,她争做红十字会志愿者,为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捐款,向西藏申扎县中小学及幼儿园和自己的学校无私捐赠口罩2000个。

在收到南充红十字会招募志愿者队伍的消息后,何敏毅然参加了红十字会志愿者协会组织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志愿者队伍,在这个特殊的寒假里,成为一名防疫志愿者。她说:“我虽不像一线医护人员那样坚守岗位,抗击疫情,但我希望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帮助更多的人。”

每天发放宣传手册及资料,喇叭宣传呼吁广大居民戴好口罩,减少外出,不聚众、不串门;对外省归来的居民进行身份登记,并告知家属及时向社区汇报,为外省归来人员发放消毒酒精和消毒水。……在此期间,她的父母免不了忧心,多次劝其回家防疫,但她从做志愿者那天起,就决心要干好。早上9点出门,晚上8点回家,随时24小时待命,她却任劳任怨,“比起那些牺牲在一线、病倒在一线、因为长时间戴口罩而勒痕累累的医护工作人员,这点又算什么呢?”何敏说。

因表现突出,南充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协会向学校写感谢信表扬她。何敏还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钱,为“抗击疫情希望同行——希望工程关爱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特别行动”项目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个偶然的机会,何敏得知西藏申扎县口罩紧缺,就四处积极联系,用自己平时兼职所得和创业比赛获得奖金,向工厂订制口罩1000个,全部捐赠给申扎县。申扎县驻村干部、西藏教育厅职教处副处长韩利君感谢何敏同学的爱心之举,并赋词一首表达谢意,《忆江南·送何敏同学》“真善美,世间最宝贵。品学兼优成绩好,花尽奖金赠口罩。大爱比山高。”

此外,她还向学校捐赠口罩1000个,她说:“疫情当前,身为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能为学校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我感到无比骄傲。特殊时期,只要老师、同学健康,学院安全,我们能早点开学,于我而言,便足矣。”

“遇到村民不听,一定要耐心讲道理”

“身为一位共青团员,积极投入到新型冠状病毒的防疫行动当中是为国家作贡献的责任和义务。”1月30日,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学生杨川主动找到当地村委会,加入志愿服务行列。

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8点半,杨川在各个村口、镇口对过往车辆进行登记,对人员测量体温,换岗的时候则走村入户,对走亲访友、拜年行为进行劝返,提醒大家出门戴口罩,同时,他还要负责对村上公共区域、垃圾池,以及每家每户进行喷洒消毒。

通过前期日复一日地宣传,村民们对疫情提高了认识,出入的人已经变得很少,大家也养成了外出戴口罩的好习惯。杨川表示,能为家乡疫情防控作贡献,非常有意义,作为这次抗击疫情的参与者,感到无比自豪。

2月1日,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黄科瑜所在的资中县球溪镇甑子坝村开始采取疫情防控措施。作为班主任助理,平时在学校接受过志愿服务培训的黄科瑜主动到村公所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每天早上8点半到下午5点半,他在村口站岗执勤,对出入人员和车辆进行登记、检查、测体温,有情况及时上报。

刚开始,很多人因为对疫情不够了解和重视,觉得黄科瑜做登记很麻烦,有的人也不配合。上岗前,村主任就对黄科瑜说,如果遇到村民不听,一定要耐心讲道理。他每天都会在村口一遍遍给村民讲解疫情的严重性和登记测体温的必要性,并劝导村民不要外出。

在村防疫小组的共同努力下,村民们渐渐消除了对疫情的恐惧,大部分人有了出门戴口罩的意识。这些变化让黄科瑜对自己的付出有了很大的成就感。

当得知疫情肆虐全国时,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学生李欣怡就一直在思考自己能做点什么。自己是女生,又没有专业的护理知识,无法去前线与病毒斗争。于是,她便与母亲商量,决定用长辈给的压岁钱为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购置方便面、矿泉水、火腿肠、水果等食品。

2月8日,准备好物资后,李欣怡在母亲陪同下,将物资送到离家最近的安岳县龙台镇龙西乡玉池村防疫点。李欣怡说,虽然我们购置的东西对于这场疫情来说不足挂齿,但全国上下每一个人都在为我们的家园努力奋斗,我们也要行动起来做他们坚强的后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各民族青年勠力同心,构筑抗疫严密防线

家住湖北省黄石市的四川轻化工大学学生胡袭婷,一家人在这个假期都坚守在社区抗疫一线。做来往登记和体温检测双手冻得麻木,却始终坚守岗位,微笑服务,“您好,请问您从哪里来,我做一下登记。”“体温很正常,不用担心。”……来自胡袭婷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句句暖心的话语,让这个“特殊”的冬日充满了暖意,和家人一起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内蒙古乌海市组建了一支抗疫青年志愿者突击队,担任这支突击队队长的正是四川轻化工大学研究生李丹,李丹负责每天组织志愿者协助当地开展各项防控工作。人文学院预备党员郭斯琪在金川县咯尔乡成立战“疫”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第一时间,就主动提交了《请战书》。毅然向家乡提交志愿者申请的还有经济学院学生张加兴,由于村里志愿者数量有限,他便主动向村委会申请每天值班,坚守在村口服务岗位。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生王富艳,大年初一原本是作为苗族女孩的她参加村里庆新年表演的日子,然而疫情的突然到来让所有的新年庆祝活动都被迫取消,但一向热衷志愿服务的她很快找到了“新舞台”——防疫一线,在村委会带领下每天奔波于村子各个角落。她说:“成为志愿者是我力所能及的事。”由于民族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多、乡镇工作人员缺乏的实际困难,土木工程学院的学生降央吉泽主动联系了所在乡镇并成为一名志愿者,从2月4日至今一直奔波在两州(甘孜、凉山)三县(理塘、稻城、木里)交界处卡点值班。法学院学生郑巴磋也是参与防疫志愿的民族同学之一,在阿坝州松潘县进安镇组织的抗疫工作中还积极利用自身的汉藏双语优势对往来群众开展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