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23期(总第3440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大竹县:“六进校园”厚植立德树人沃土
■本报记者 董志文 文/图
《教育导报》2020年第23期(总第3440期) 导报一版

大竹县第九小学为一年级新生举行传统“入学礼”,为学生点砂开蒙。

地处川渝交界处的大竹县是传统农业人口大县。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大量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增多。家庭教育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仅仅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立德树人才是办学的重中之重。对此,我们一直在寻找突破口。”大竹县教科局局长练友兵说。

近年来,大竹县紧扣时代脉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法制、国防、心理健康、绿色网吧进校园活动(以下简称“六进校园”活动),把立德树人融入学生思想道德养成、文化知识传授、学校自身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等各个环节,厚植立德树人的文化沃土。

“妈妈,你知道黄大年的故事吗?”

“学校在传授知识以外,如何把理想信念植根于学生心中?这颇让学校管理者、老师为难。”采访中,不少校长不约而同提到这点。

大竹县高明镇中心小学校长刘平认为,育好时代新人,学生不仅仅需要宽敞明亮的教室、功能齐全的教学设备,更重要的是品德的培养。而在大竹县第九小学校长蒋美翠看来,过去,大部分课堂进行填鸭式教学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学科的育人功能,教学方式亟待转变。

开展“六进校园”活动,为大竹县各学校带来了契机。

“妈妈,你知道黄大年的故事吗?”正在高明镇中心小学读五年级的胡好,一回到家便同妈妈陈佳佳说起在班团课上学到的新故事。这让陈佳佳既意外又高兴。“过去孩子放学回家就玩手机,现在回家经常会给我们讲一些历史故事和国学知识,还会主动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看到她的变化,我们特别开心。”

大竹县高明镇中心小学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将“六进校园”活动与学校实际有机融合,将国学启蒙教育引入课堂,通过每天开展“国学20分钟”和班团课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我们力求有针对性、有实效性,达到水滴石穿的效果。”刘平说。

变化同样出现在大竹县第二小学的校园里。校长沈逢春介绍,通过“六进校园”活动,该校厚植育人根基,不断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把中华传统文化引入到经典诵读课程、校园文化打造和主题思想教育活动开展上,使学校的育人氛围更加浓厚。

教师队伍“活”起来了

年轻教师思想浮动、专业素养不高;中老年教师易产生职业倦怠,教学方式落后……这些曾是困扰大竹县不少学校的发展难题。

近年来,大竹县教育系统以‘六进校园’活动为契机,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意见》,探索建立考核机制、落实教学常规管理,组建全县教育联盟、尝试学区联合备课等,让教师队伍“活”起来。

“学校现任62名教师中近一半教师是从留守儿童成长起来的,这样的经历使得部分老师容易出现课堂上不自信、集体感不强、责任感缺失等问题。”对此,刘平曾感到十分焦虑。

针对这些问题,高明镇中心小学把老师们也拉到“六进校园”活动中来,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国学”知识竞赛、传统书法比赛,以及各项体育比赛,加深了师生以及教师之间的理解和欣赏。“参加这些活动,我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学生拉近了距离,更有责任感。”六年级三班语文教师谢四端说。

“让老师走出舒适区是关键。以‘六进校园’活动为依托,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和相应考核机制,老师课堂生成能力明显增强,教学更有创造性。”谈及教师队伍精神面貌的变化,蒋美翠喜上眉梢。

在练友兵看来,教师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力军,以“六进校园”活动为平台,强化教师责任,让老师参与到课程构建中,使教师的教学热情得到最大释放,让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大大提升。

激发学校内生动力

大竹县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教育投入也逐年增加,2017年,该县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但城乡教育发展不充分、质量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尤其缺乏激发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

大竹县精英学校是一所主要接收留守学生的民办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师水平一般,学校发展内生动力不足而日益成为老百姓眼中的“薄弱校”。

开展“六进校园”活动以来,精英学校大力开展“全民阅读·书香校园”的主题经典诵读活动,提升师生素质,营造人人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办学理念到师生精神面貌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学校在当地的口碑也日益提升。

学校缺乏发展内生动力,不止出现在精英学校,像大竹九小、大竹二小这些百姓眼中的“优质校”,也不同程度存在发展动力不足、安于现状等问题。

为此,大竹县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提档升级的过程中下功夫,利用‘六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激发各校自主办学的积极性,鼓励各校立足实际,不断增强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

“通过开展活动,学校挖掘自身特色,打造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学生‘动’起来,教师队伍也‘活’起来,整个学校有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采访中,大竹县几位校长都告诉记者,他们实实在在地尝到了“六进校园”活动给学校带来的甜头。

“最让我放心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来的原因,不是它的硬件设施,而是学校的‘软实力’。”高明镇中心小学学生罗敏捷的父亲说,这几年学校和师生的变化,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