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25期·家教周刊(总第3442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祖孙们的“午后故事会”
■浙江省海宁市桃园小学 费玲妹
《教育导报》2020年第25期·家教周刊(总第3442期) 导报二版

随着疫情的缓解,各地企业开始复工,一些家长不得不离开在家学习的孩子,奔赴工作岗位。

孩子能认真听网课吗?孩子会自觉完成作业吗?故事书有没有读?练字本有没有写?……无数担忧让一些家长心神不宁,无心工作。他们采取了多种“管控”措施:有的家长在工作间隙打电话回家“查岗”;有的家长安装了监控,特意“盯着”孩子学习;更多的家长请来了爷爷奶奶在旁“监督”。然而,家长如此煞费苦心,孩子的学习态度并没有改观。

为了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我召开了一次“复工家长会”。在家长们的各种投诉中,润泽妈妈的分享格外引人注目。“自我管理表”和“给奶奶讲故事”,成为家长们公认的“金点子”。因为,“给奶奶讲故事”的孩子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读书是有责任和乐趣的。

有效的方式需要推广,家长们纷纷行动起来。第二天,在家长们的鼓励下,本班的“午后故事会”应运而生:不爱读书的希希给奶奶讲了成语故事;宝阳妈妈鼓励宝阳给弟弟读《睡前故事》;最喜爱看书的凡凡给爷爷奶奶讲了几个神话故事。……第一天,孩子们都达成了预定目标,家长们特别开心。

然而,三天后,原定的“午后故事会”计划“泡汤”了。希希不想给奶奶读故事了,因为奶奶不识字,听不懂故事,他的“独角戏”唱得很无聊;凡凡喜爱一个人看书,每天下午他给爷爷奶奶一本书,自己看书去了;馨妍奶奶总说她讲的故事不好听,所以,她宁愿一个人在房间里读书,也不肯讲给奶奶听了。……

孩子们的“罢工”,让家长们很疑惑。几天后的第二次“网络家长会”上,大家奇怪地发现,有几个孩子仍然每天给爷爷奶奶讲故事,像每天上课一样准时、一样认真。他们有什么特别措施吗?

虽然奶奶不识字,也听不懂故事,但润泽很执著,因为他和妈妈约定的目标是教会奶奶看电视和听故事。原来,“给奶奶讲故事”是需要目标和坚持,还有孩子的责任感。

辰辰每天都会给奶奶讲故事。因为奶奶经常请教他不认识的字、不会读的故事,辰辰就是奶奶的“小老师”。每个孩子都是需要被肯定、被需要的。

因为曦曦奶奶来自东北,在本地没有朋友,所以,曦曦要陪奶奶聊天和读书,每天下午,祖孙俩分享好故事和新闻,其乐融融,被妈妈称为“奶奶的下午时光”。

经过分析与梳理,家长们终于明白,读故事是祖孙双方共同阅读和互相学习的时光。此时,祖辈不再是孩子学习的“监工”,而是和孙辈一样的“学生”。祖孙是平等的学习者和彼此的指导者。有祖辈的聆听和指导,孙辈的阅读有了动力。祖孙共读和互读,要根据祖孙不同的阅读能力和兴趣而定,不能“一刀切”。

第二次“午后故事会”启动前,家长们认真地与祖孙俩商量,根据祖孙的阅读方式和意愿,再根据各自的阅读能力,选择适合的书籍,制定了小目标和读故事计划。

春天的阳光很温暖,奶奶讲着小时候的故事,孙辈们读着书上的故事。祖孙都喜欢讲故事,因为故事有生动的情节和叙述性的语言,比较适合不同年龄和学历的学习者;另一方面,故事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人生道理,适合作为隔代教育的资源和手段。

一个星期很快过去了,“午后故事会”又“分流”了: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的祖辈会和孩子们读书、看报,互相讲故事;小学文化的祖辈可以跟着孩子读故事,学习读书的方法;不识字的祖辈会像一年级小朋友一样跟着孩子识字,然后一句一句跟着孩子读。原来,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讲故事方式,祖孙才会有兴趣每天读书。

每天下午,孩子们完成了网课和作业后,总不忘记做祖辈的小老师,读读绘本、讲讲故事、背背古诗,宅在家的日子因为有了故事而生动起来。原来只会唠叨和看电视的祖辈,会认真听孩子们讲故事,也会主动请教问题,故事会成了连接祖孙两代人的好时光。

于是,有祖辈给我留言:“感谢老师!我几十年没读书了,没想到老了还能和孙女一起读书。孙女总说,做奶奶的老师很有意思。”

“每天下午的阅读时光,我像个小学生一样,听孙子给我讲故事,不懂的地方还可以问,自己竟然又想读书了,好像回到了年轻时代。”

“我看着孙女讲故事的样子,特别安心,特别幸福!”

…………

当孩子们获得了祖辈的肯定与鼓励,读故事的热情更高了;当祖辈感受到孙辈的尊重与喜爱,也乐意讲故事了。这个春天,因为有了祖孙们的故事会,午后的阳光更温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