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93期(总第2990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实验法研究学术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新都一中课题获国家社科基金支持,为全国仅有的两所中学之一
■本报记者 刘磊 文/图
《教育导报》2016年第93期(总第2990期) 导报三版

新都一中基于课堂开展课题研究

10月25日,一场隆重的开题报告会在成都市新都一中举行。之所以隆重”,是因为中国教科院的专家来了,四川省、成都市两级教科院的专家来了,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家也来了,还有许多兄弟学校的老师也到会聆听。

是什么样的课题能让众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所普通中学?答案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新都一中申报的“普通高中学术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研究”课题获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

“别看是‘一般课题’,可不一般!”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法制研究所所长杨润勇介绍,能申请到这种级别课题的单位和个人凤毛麟角,新都一中是今年入选的全国仅有的两所中学之一。

在新都一中校长刘旭东看来,课题之所以能得到国家社科基金的青睐,学校十多年来坚持开展“个性优、智力优、创造力优”的“三优教育”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2015年,我校便实行弹性学制改革,选择了一批资质优良、具有创新潜能的初二学生进入铭章班’,以课程改革为抓手,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

杨润勇用三个“好”字评价该课题。一是选择了一个“好题目”,既契合了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又符合学校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二是“好视角”,抓住了“课程”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通过创新课程体系,支撑学术性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三是设计了一个“好方法”,即实验研究法,“现在很少有人选择实验法做课题,因为大家都很浮躁,新都一中逆流而行,非常了不起。”

杨润勇也对新都一中的开题报告提出了修改建议。一是问题要再聚焦,聚焦到“普通高中能否进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因素有哪些?”二是建议把“教学过程和方式方法”也纳入研究范畴;三是对研究假设要再提炼,特别是自变量与应变量之间的关系要想明白;四是建议在实验法的同时也要辅以案例研究法等等。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秦建平则鼓励新都一中的老师们“放心大胆地做科研”。“很多老师可能会担心,我花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做这个课题,会不会耽误了高考,影响了学生的成绩,成了牺牲品?恰恰相反!”他说,从国家高考改革方案和最新颁布的全国中高考考试大纲来看,国家是非常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并将此纳入了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学生要创新,首先老师就要创新、就要具备相应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潜下心来做科研正是培养科创能力的重要手段。”

“况且,我们的课题并没有脱离教育教学实际,而是基于真实的学生、真实的课堂所展开。可以说,我们的研究越深入,对提高教育质量、学生学业成绩就越有利。”秦建平说。

对此,杨润勇也深以为然:“纵观全国,那些有特色的优质高中,几乎都是敢于做科研、善于做科研的学校。”

普通高中学术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研究

开题报告(摘要)

新都一中校长 刘旭东

“学术性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对学科知识理论探究上怀有浓厚兴趣,有强烈地在学科研究上作出贡献的意愿,具备学科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能创造性地对学科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进行不懈求解的学生。本课题针对学生的学科思维素养和创新能力,不研究艺体拔尖人才的培养。

我们将针对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学习力、创造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提升(因变量),通过选择实验对象(实验班、对照班)实施等组、单组等实验形式,投入基于学术培养课程为重点的培养策略(自变量),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寻找普通中学生学术创新能力的特征和成长规律,以及中学生学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和模式。

在总结我校十多年特优生的培养实践和借鉴国内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别是高中阶段(人大附中、北京八中、上海中学)的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将从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三大支撑(学术培养课程、学术活动和学术情意)入手,进行探究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策略和模式。

我们有四大策略保障学术性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适度超前策略。第一是人才选拔上,从初二完成学业的学生中选拔,采取1+3模式,不改变学生的学习时间,通过充实和加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适度超前;第二是将课程内容适度前置,将高中相关内容适度融合进初三的学习中;第三是与大学相结合,聘请大学老师担任学术导师,开设大学先修课程,提前介入正规学术科研活动,积极与大学招生衔接。

二、课程保障策略。建构起学术基础课程、学术拓展课程、学术情意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分三阶段三类课程实施。第一阶段通识课程(第一学年),主要重视学生基本科学知识的学习,学术意识和兴趣的激发,学术能力的培养;第二阶段拓展课程(第二、三学年),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让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在学校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第三阶段拔尖课程(第四学年),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开启学生进一步研究的热情和支撑其知识能力。课程实施上弹性安排,不拘泥于学年时间。

三、活动主线策略。我们采取以学术活动为载体的培养方式,将课堂内的研究性学习和课外学术科研课堂研究相结合,采用假期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即长期充实与短期提高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

四、情意支持策略。各种学术不端和优秀人才的心理问题让我们认识到学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情意的支持必不可少。我们采取“三师制”——高校学术导师、学科教师、心理调剂师(班主任),在学生情意上给予充分支持,让学生的能力和意志、情感都良性、健康发展。

专家建言

找准学术性拔尖创新人才特点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 李松林

新都一中提出“学术性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勇气可嘉,但任务也十分艰巨,除了建构课程、创新教学方法等,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要思考学术性拔尖创新人才的特点,为能进入研究范畴的学生群体画一个像。我认为,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有高质量的知识,千万别以为一个人读了很多书、知识渊博就是拔尖创新人才,因为很多人获取的知识不过就是一些概念;其次,要具备主动探究的能力,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第三,要有创新意识,现在学生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潜质,而是根本没有求新求异的意识;第四,综合素养,特别是看问题的思维方式。

拔尖创新人才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学校如何对这个群体的学生开展教育。第一是独立性,这些孩子思想将是很独立的,你要给他自由自主的时间和空间;第二是差异性,这些孩子与普通孩子不同,群体之间也各有差异,所以不能按一个模式培养,而应分类培养;第三是潜在性,学校需要将可能拔尖的“苗子”去激活,转变为创新人才;第四是专注性,拔尖创新人才一定是长期专注于某个领域的,就需要学校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采取主题性的研究教学。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上需要注意哪些?第一,要打破标准,不要用评价当下普通高中生的标准评价这群学生;第二,要在养料上改变,“养料”就是课程,要在研究类、创作类、综合类等课程开发上下功夫;第三,要改变教学方式,如果没有大量启发式、问题式、主题式教学模式,很难激发这群学生的创新意识;第四,要考虑出口,除了参加全国统一的高考外,要为许多的偏才、怪才尽可能地拓展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