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35期(总第3452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返校后,复习教学的三大转向
■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刘勇
《教育导报》2020年第35期(总第3452期) 导报三版

居家学习结束,初、高中毕业班陆续返校。完成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衔接工作之后,如何在短暂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发挥复习的最佳效益,是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

笔者多次到毕业班调研,进课堂听课、与教师座谈、和学生交流,发现存在几个倾向:在研究上非常重视“考什么”,在备课上非常重视“教什么”,在课堂上非常重视“答什么”。其实,考什么、教什么、答什么都是复习需要研究的问题。那这又有什么问题呢?仔细思量,这三类倾向的弊端会逐渐彰显出来:过于重视考点与答案,就会忽略对学生本身的关注;过于重视结果与分数,就会忽略对学习本质的关注。据此,复习教学欲速则不达,笔者提出“毕业班复习教学的三大转向”,以期改变现状,调适教法,提高成效。

一、变革师生关系,由注重“教什么”向“怎么教”转向。此二者本身是融为一体的,但检查教案,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只备了知识与考点,几乎没有备学习活动和复习策略,这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在形式上容易导致教师“满堂灌”的现象;二是在效果上容易产生学生厌学的后果。复习的要点是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和完成查漏补缺,激趣以唤醒学习的记忆,活动以增加学习的体验,检测以巩固学习的效果。我认为,复习期间重在变革师生关系,“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学生梳理比教师总结重要,自主复习比强迫记忆重要。基于此,复习课也需要建模,复习课更有教研的价值。

二、关注学生差异,由注重“答什么”向“如何答”转向。“答什么”关注的是结果,“如何答”关注的是过程;“答什么”强调的是答题模板和标准答案,“如何答”强调的是已有认知水平和答题思维路径。在复习教学中,要基于学生的已知,调动学生的思维,延长学生的“学习历程”,千万不要害怕出现错误,千万不要直接告知答案。在复习教学中,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差异,让学生的错误尽量暴露出来。我常说,感谢出错的同学让我们当下的复习更有效,因为错误才能暴露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让教与学更有针对性。还可让学生模拟命题者进行试题命制并提供答案,然后相互之间进行考察,这样的学习活动每届使用,屡试不爽。

三、链接实际生活,由注重“标准化”向“情境化”转向。标准的答案、标准的模板、标准的套路,看似有用,实则有害。要向情境化转向,一是创设复习的情境,二是增加理解的情境,三是强化运用的情境。

比如,如何复习鬼鬼祟祟的“祟”并与“崇”区别?老师可以先讲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缩头缩脑人在街上行走,正当他东张西望的时候,警察出现,对他说:“请你出示身份证?”为何警察让他出示身份证?同学们纷纷说,因为他鬼鬼祟祟的。此时,我顺势强调鬼鬼祟祟的“祟”就是让他“出示”证件,“出、示”相加即为“祟”。听到这里,同学们会心一笑,豁然开朗。那“崇”字呢?有同学说,因为它是“山之宗”,因其高而“崇”,我也会心地笑了。链接生活,在真实情境中激活经验和增加理解;前后勾连,在知识情境中系统整合和强化运用。特别是在“停课不停学”之后,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现状和理解程度。

尊重学情、耐心倾听,因势利导、系统建构,创设情境、平等对话,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和课堂的建构力,就是回归复习的本源。概言之,坚持上述三大转向,就是为了让毕业班复习教学更加有趣一点、有用一点、有效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