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35期(总第3452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聚焦质量 注重公平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赖长春
《教育导报》2020年第35期(总第3452期) 导报一版

优质均衡是义务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同基本均衡相比,优质均衡更加彰显全面发展理念,强调教育质量,突出五育并举。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江在全省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要追赶先进,实现跨越,必须正视差距。对标优质均衡发展对教育质量的要求,我省义务教育还面临不小的挑战。

根据规划,2035年,我省95%的县要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对照目标、结合实际,在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应当全力促进有质量的公平。今年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也提出要驱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供给。为此,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把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公平作为优质均衡发展的首要目标。驱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必须将义务教育优质供给放在首位。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把提高质量作为制定规划、配置资源、完善机制的出发点和归属,要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作为判断教育规划和资源配置是否合理、体制机制是否科学的主要依据;要把义务教育质量是否提高作为评价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是否到位的重要标准。义务教育学校要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齐开足开好课程,把是否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好坏的依据,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增值的程度作为评价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指标;把是否营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氛围作为家校合作以及家庭教育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

二是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优质均衡发展的核心支撑。基本均衡评估涉及教师的指标有7条,优质均衡评估涉及教师的指标有10条,就是要引导努力实现教师队伍素质更高、待遇保障更好、管理制度更完善。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夯基础,严师德、立尊严、减负担、重激励、强关怀,建强教师人才队伍,既要引导教师认清“我是谁、为了谁”,经常“照镜子、正衣冠”,克服“歇口气、过得去”;又要严格落实国家政策,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让教师集中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之中。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义务教育教师编制总量达标的前提下,优化教师配置,调整教师专业结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落实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育培训的要求,加强教师培训和学习交流。

三是要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校际质量均衡程度实施更高程度的标准化建设。优质均衡强调补齐短板,解决大校额、大班额问题,加快提档升级,做到“校校达标”“项项达标”。结合四川实际,一方面要努力达到优质均衡督导评估标准;另一方面,要将经费和资源投入到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的重点领域上来。比如,音乐美术标准化教室建设、体育设施设备建设与配备、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教师网络教研和学生网络学习资源建设等。其中,尤其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新路径,着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研模式、管理模式。

四是要把人民满意作为优质均衡发展评价的价值导向。优质均衡满意度调查与基本均衡满意度调查的区别在于:基本均衡强调努力程度,而优质均衡强调发展成效,突出结果导向;基本均衡主要聚焦基本条件,而优质均衡聚焦教育公平、优质共享和提高质量;基本均衡关注就近入学、择校等热点问题,优质均衡关注规范办学、素质教育和考试评估制度改革等热点问题。因此,在驱动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要通过科学监测,时刻把握人民群众的“晴雨表”,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总之,优质均衡是在基本均衡发展成果巩固基础上的提档升级,聚焦质量是核心,促进有质量的公平是目的,让人民满意是归属。优质供给将是未来一段时期义务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和战略任务。

【本文为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2019年度重点课题“新时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研究”阶段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