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43期(总第3460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后疫情时代,体教融合如何走深走实?
■张筠
《教育导报》2020年第43期(总第3460期) 导报三版
编者按 今年全国“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今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为未来我们中小学体教融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新的思考。

突发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当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现代治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是一次大考,对于中小学教育同样是一次大考。

今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考察调研孩子们学习和生活情况时说:“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体教结合”,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训练、为国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举措。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和教育从“结合”走向“融合”,不仅是体育、教育等资源上的重新调配,更是人才培养战略的调整,体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目标,符合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1917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写了《体育之研究》,对当时教育不重视体育提出批判:“吾国学制,课程密如牛毛,虽成年之人,顽强之身,犹莫能举,况未成年者乎?况弱者乎?观其意,教者若特设此繁重之课以困学生,蹂躏其身而残贼其生。”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6月19日,毛泽东给时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写信就要求“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

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从行政层面看,体教融合在行政管理融合上有所尝试。长期以来,体育与教育部门处于行政分设的状况,同时,体育上的“唯金牌论”、教育上的“唯考试成绩论”的观念根深蒂固,两部门间的行政壁垒未能破除。虽然有的地方已经将体育与教育部门合并,体育则成了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个科(股)室,过去由一个单设局干的事情现在由一个科(股)室去完成,这种看似打破了体教行政壁垒的合并带来了另一种隐忧:合并后做体育工作的编制及人员锐减,体育的职能职责进一步弱化,中小学体育工作偏居一隅。

从学校层面看,体育课与文化课的博弈中显得羸弱,特别是在毕业年级,体育课不得不让位于文化课,即使近年各地中高考增加了体育分值,但“考什么就训什么”的应急行为比比皆是。中小学校特别是边远山区不但专业体育教师匮乏,而且学校的专职体育教师在校内被视为“另类”,在年终教师综合绩效考核中的系数占比不大,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上更是“低人一等”,难以挤进“盘子”。同时,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极少学校将体育成绩纳入班级、年级的整体成绩予以考核。体育被边缘化现象严重。

从家庭和社会层面看,家长和社会对体育更是“冷漠”。家长把目光更多投向的是孩子文化科考试成绩,各种培训机构迎合家长的心理需求和利益驱使,极少有校外的专业辅导。

体教融合要走心走深、贴地而行

深化体教融合,逻辑起点是深化,就是要克服表面化、表象化和形式主义,不是做做样子,而是要走心走深,回到教育本身、着眼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本位上来;体教融合是手段、是策略、是实施路径,融合就是要改变长期以来体教“两张皮”的分离状态,实现全方面、全课程、全学段、全学科、全系统的渗流和整合;归宿和落脚点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将青少年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首先,要回归理性,往深里走。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教育能做些什么?反思教育,我们又应该弥补什么?体育与教育的融合,不仅要让学生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标准》中关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机能的要求,更重要是要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一生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行为和习惯,树立“健康第一”的意识,形成健康生活的基本素养。比如,在疫情防控期间,勤洗手、戴口罩,洗手和戴口罩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室内与室外锻炼该注意什么……这些不是单靠体育学科就能完全解决。因此,需要理性判识体育与教育融合的辩证关系,有体才有教,优体才能优教,体是起点、是基础,教是方法、是手段,体教融合才能培养德智兼修的时代新人。

深化体教融合的理性认识:体育不仅是争取“金牌”,更要强身子增强体质、健脑子升达人格、提品质磨炼意志;体育也不是中高考“拿高分”和完成国家体质健康数据报告,是让学生从小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技巧,践行“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

其次,要回归常识,往心里走。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说:“健康的身体是良好才智的保障。”健康的身体是学业有成、事业进步的保障;吃苦耐劳对于儿童以后发展伟大事业是不可或缺的。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让人成为人,成为一个正常的人。运动是一个人的自然生命状态,是先天形成的。推动体教深度融合,需要激发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价值链、创新链、动力链,瓦解内阻力。

打破行政壁垒,下好体育与教育“一盘棋”,革除“孰轻”与“孰重”、“眼前效应”与“长远发展”的固有藩篱。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参与,通过机构改革体教合一的教体行政部门,地方政府要确保原有编制不变、经费不变的原则,让体育与教育两驾马车并驾齐驱,融得深、合得紧。

最后,要回归常态,往实里走。充分发挥我国行政制度优势,为体教融合打破旧制度、激活新制度注入“强心剂”。在行政层面,建立常态议事决策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凡涉及区域内中小学体育与教育的相关事项由地方政府进行统筹,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统一考核,落实风险与绩效共担共享的长效机制。用好中小学学年素质教育评估,特别是中考、高考指挥棒的撬动效应、导向效应,研制过程评估和考试结果相统一的评价制度,如云南省从2020年开始把中考体育上调至100分,与语文、数学、英语三大主科平起平坐。在学校层面,落实体育教师、课程、教学、研究、考核一体化运作机制,克服短视和偏见;大力推进中小学各学段各年级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创新做法,完善中小学各学段体育课程的无缝衔接、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嵌渗融合。

(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苗青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