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0年第47期(总第3464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自编绘本: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李青
《教育导报》2020年第47期(总第3464期) 导报三版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我一直记着这句话,时常想着如何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那时,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阅读课,可阅读真是太重要了。作为语文老师的我,深感责任重大,怎么办?冒着挨领导骂的风险,我偷偷地将二年级的一门课上成了阅读课,深受学生欢迎。对此,我从不后悔并为之骄傲。

第一学期,我带着二年级的小朋友阅读了大量的绘本故事。大多时候是我读,有时把书拍成 PP T形式,如《花婆婆》《牙齿大街的新鲜事》《鸭子骑车记》《狐狸与仙鹤》《月亮的味道》《害怕黑夜的席奶奶》……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个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经常会有几个学生课前来办公室接我去上课,课后又簇拥着我回办公室,或质疑刚才的故事,或复述故事里最喜欢的部分,或追问老师下节课会给他们讲什么故事的局面,更有甚者,学期结束时,孩子居然说:“李老师,我希望我读三年级时能遇见你。”听到这样的话语,我觉得是自己从教二十多年以来享受的最高礼遇!其实,这是故事的魔力。

我每次给孩子们读故事时,会带着他们做读书笔记,编写阅读目录,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阅读活动。如续写《钢琴师的旅行》,读了《害怕黑夜的席奶奶》之后的《假如我是席奶奶》的说话训练,学期末举行的“画图猜书名”活动,都深受学生欢迎。

第二学期,引领学生创作绘本。

首先,发现种子。有了第一学期的阅读引领和一些基础阅读训练,学生初步有了阅读和绘画的兴趣。每节课如果还有机动时间,我就会让孩子自主做阅读的事情。发现他们有的画故事中的人物,有的做“画图猜书名”的活动,有的续写故事……有一次,二(1)班的一个男同学拿着一张图画纸给我看,他说是罗晶晶同学画的,我非常吃惊,直呼“天才”,图文结合,还取了名字《恶魔与天使》,我发现时她已创作1-3季了,这不就是绘本吗?我事后得知这个小女孩此举的初衷:“我有一个妹妹,她有时觉得很无聊,我想给她讲故事,于是就画出来再讲给妹妹听!”多美好的愿望啊,我鼓励她继续创作,最后,她的第一自编绘本《恶魔与天使》问世了,共有十三季。

其次,推广阅读《恶魔与天使》。我复印了罗晶晶同学自创绘本《恶魔与天使》,在二年级三个班进行推广阅读,这更激起了孩子们阅读的欲望。教室里鸦雀无声,看着孩子们想抢又不敢抢的表情,看得出来,同学们很享受这个阅读的过程。罗晶晶成了同学们的偶像。

最后,全员创作,合作共赢。有了身边的榜样,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踏上了创作绘本之路。有趣的是,居然有不少同学创作的第一个绘本也取名《恶魔与天使》,或者《××与天使》,也是 N季的,孩子们能从模仿入手了。一节课下来,同学完成作品程度不一,但我最后都会让他们写上名字上交给我,下节课继续创作。期间,有同学提出能否合作,这又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所以到后来就出现了一个绘本多个作者的现象。当一个作品出炉了,最后我会将作品进行复印、登记,并集中起来,分发到各班进行分享。创作、分享,再创作、再分享,作品越来越多,合作也越来越广,想象也越来越丰富,同学们享受着创作的快乐,阅读的快乐,分享的快乐。一发不可收拾,罗晶晶同学绘本《爱好童话》《我的故事》也相继出炉,也被同学们称为“女神”。

千万不要低估了孩子的想象力。随着创作的持续进行,有一次,有个男同学有了一个新的动态的类似手工和绘本结合的创作活动,这个创举得到很多男同学的青睐,我曾拍过视频进行记录。

更出乎意料的是,在一节分享课上,有个同学举手评价同学的作品,指出了其中的一个小错误,但他马上说了一句:“这一点都不要紧,谁都避免不了。”如此类似的话,没想到,他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胸襟。

后来,我没有继续教这几个班级,但偶尔有同学将他们的自编绘本给我欣赏,甚至是自创的长篇小说,也还有同学在路上跟我聊起以前给他们讲过的故事,并分享他们最近的阅读、校园趣事、生活感悟……通过一个无意之举,我仿佛成了一个个“花婆婆”,在校园,在孩子的心里播撒了创作的种子。

教育的魅力就在于此,老师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可以产生如此美丽的结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新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