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联盟成立

《教育导报》
2020年第61期(总第3478期) 导报二版

本报讯(实习记者 梁童童)日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联盟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正式签约成立。联盟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市中医院、四川省中医院、重庆市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四川天府中药城九个成员组成,成都中医药大学为理事长单位。大会发布了《联盟成都共识》,致力于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国际化传播五个层面创建成渝地区的“中医药高地”,唱响“双城记”的中医药声音。

会上,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院长赵军宁就未来中医药发展方向作了主题报告。赵军宁认为,中医学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与现代医学的“预防、治疗、康复”类似,“中医讲的治未病,用现代医学的话来讲就是健康管理;精准健康管理,就是中医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此之下,中药大品种培育、中药大健康产业,就明确地成了两个首推体系:用“广义”的方式去理解中医药,把中药理论、临床应用、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相关的要点整合为一,可以避免知识日益专精化而使得中药学的前景趋向狭窄。

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余曙光在其主题报告中同样提到要利用好成渝地区的独特优势,不只是自然意义上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建成真正意义上的中医药联盟,除了建立科创中心、“医共体”、培育产业集群,人才培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成都中医药大学是成渝地区一流学科建设中医药高校,要紧紧依托联盟成员所具有的科研资源,共建中医药人才培养高地。”余曙光在报告中提出了四个合作方面:一、联合开展研究生学术交流论坛,推动联盟学生跨单位交流与培养、学分课程互认;二、开展师资培训,提升师资水平,合作培养紧缺型人才;三、联盟间教师兼聘、跨校授课、师资进修制度建设;四、加强成渝地区中医院临床教学、临床研究、临床管理等交流学习。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