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未成年人心理实验室和心理电台项目启动

《教育导报》
2020年第61期(总第3478期) 导报二版

本报讯(记者 胡敏)日前,成都市2020未成年人心理实验室项目正式启动,与启动的心理电台项目一起,共同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据了解,成都市2020未成年人心理实验室项目和心理电台项目均由成都市文明办主办、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承办,旨在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引导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帮助未成年人树立健康向上的成长心态,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建共享的健康心理环境。

“移动心理实验室”和“心生电台”是两个项目的主要载体。“移动心理实验室”通过有趣的线上心理实验,整合不同主题的应用心理学科学实验的参与体验、动手实践、客观分析,引导未成年人感知心理,科学管理自我,获得化解心理症结的能力,达到心理科学的学习和心理健康科普的目的。公众可以通过“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公众号进入一个小程序,参与线上心理实验。

心生电台,取“心声”谐音,号召全民敞开心扉学会情绪表达,且落点于“心理健康+生命教育”,希望在后疫情时代,赋予听众积极的心理品质和生命力。该项目通过与一些公司合作,以音频产品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播客电台,用声音和无线频率作为传播手段,打造未成年人及家庭心灵栖息的第三空间。心生电台2020年将设置40期节目,每周1次,每次5分钟左右,播报内容每周更新,主要涉及青少年应试焦虑、网络成瘾、亲子关系、未成年人成长发展阶段、后疫情时期心理关怀、生命教育、心理读书会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等内容,以此促进间接学习、倾诉释放、互动交流,树立良好的个体身心状态和社会心理生态氛围。

“实验心理学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将抽象的心理学展示到大众面前,体现了心理学的科学性。”据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项目负责人侯莫易介绍,项目紧跟时代步伐,以互联网思维开启可移动的心理实验室,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覆盖更广的人群,让大家体验科学的心理学,倡导全民积极参与、勇于探索。

2020年移动心理实验室项目预计开展共计8场集社会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心理实验,主要包括“家有儿女”沉浸式亲子关系心理情景实验、“适度焦虑事半功倍”心理活动实验,脑科学与情绪、记忆力测验等部分借助心理学仪器的实验内容等,鼓励全民勇于探索创新,追求时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