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全员开展“品教育论述做‘四有’好教师”活动,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尚读修身 立德方能树人

■本报记者 夏应霞

《教育导报》
2020年第102期(总第3519期) 导报三版

近段时间,德阳市庐山路小学的大队辅导员、英语教师黄婷婷非常忙碌。经过层层选拔,她11月16日刚获得“德阳市少先队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第一名,马上要代表德阳市参加全省大赛。

“如果没有全市的读书活动,我不可能这么顺利地赢得比赛!”黄婷婷很肯定地说。她有着十多年教龄,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大队辅导员,大赛要进行闭卷考试,还要紧紧围绕‘习爷爷在忙什么’主题展开说课,最后抽签进行现场作答,非常考验大队辅导员的理论功底和专业能力。”

黄婷婷说的读书活动是德阳市教育局开展一系列的活动:2019年下半年,德阳市在直属学校开展了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重要论述读书大赛”,各学校择优推荐出数十名教师参加比赛,并在东汽小学举行决赛;今年上半年至今,“为师尚读,立德修身——德阳市教师线上读书分享活动”在全市学校蓬勃开展,教师读书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已收到两百多名教师自己录制的读书分享视频,德阳教育微信公众号选登30余个,获得了大量点赞和转发。

“在全市教师中营造‘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意义重大。”德阳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刘艳告诉记者:“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校准思想政治的‘定盘星’;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攻坚克难的‘金钥匙’;读书,可以锤炼我们教书育人的‘真本领’。”

●读好书,为培养“四有教师”定准方向

德阳市庐山路小学德育办公室挂着“立德树人”四个大字,这幅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是一位老教师的作品,时刻提醒年轻教师教书的本分。

“爱读书的人才能教好书。”校长助理曹桂彬从装满书的柜子里将一本本书排开——《习近平用典》、《习近平讲故事》、《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随便打开一本,书里勾勾画画,写满了批注和感想。“黄婷婷从几十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展现出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就是认真学习这些书的结果。”曹桂彬说,这些书,老师们往往不止读一遍,“吃进了心里,化成了思想。”

去年10月,为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德阳市委教育工委决定举办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读书大赛活动,活动主题为“品教育论述,做‘四有’好老师”。大赛分为经典著作阅读和教育故事分享两个环节进行,推荐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7本书作为阅读书目,教师在推荐书目中选取某一段、一个章节或一个故事进行现场朗读,并结合阅读的内容,分享读后心得、教育教学经验或教育故事。

“对‘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等问题,这些教师的思考深入浅出。”教育局人事科副科长李梦说。

“特殊教育的老师就像这一滴滴水珠,只要源源不断地付出,日复一日地坚持,就能换来特殊儿童的成长,就能造就那滴水穿石的自然景观。”在活动现场,德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3位老师分享了《习近平讲故事》中的《滴水穿石的启示》,展现特校教师用心呵护孩子、无私奉献自己;德阳五中的老师和学生通过情景剧的方式,生动再现了对口帮扶藏区、彝区支教教师的点点滴滴;东汽八一中学的老师深情讲述《读习近平讲故事——老师们的人间大爱》,他们用真诚的爱教会了孩子爱得真诚。活动尾声,全国优秀教师、德阳市第一小学教师梅媛现场吟诵《师说》,呼吁老师们要传承优秀文化,带领学生共读经典,塑造灵魂。全场390余位教师共读“四有”好老师标准,将活动推向高潮。

●会读书,为“互联网+教育”贡献力量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并没有让德阳市教师读书活动停止。相反,疫情的到来为教师更广泛和更深入的阅读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形式——面向全市所有教师,“品教育论述做‘四有’好老师”线上读书分享活动蓬勃开展起来

疫情使“互联网+教育”落实在教师身上。教师仿佛一夜之间掌握了“主播”的技术,他们在上网课之余,将自己读的书制作成短视频,分享给了更多的人。

东汽小学教科室主任、语文教师谢长林制作了第一期视频。他分享了《中庸》论诚信的体会。他在视频中娓娓道来:“《中庸》强调‘诚于内,信于外’,十分强调“慎独”,也就是一个人的时候,也要讲究诚信。《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什邡市湔氐小学语文教师张琴的分享视频更是赏心悦目,她仪态端庄、普通话字正腔圆:“还记得中学时代学习历史吗?那只能算得上是在‘背历史’……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一套不用死记硬背,却能轻松读懂历史的《明朝那些事儿》。”原来,张琴曾是达州市达川区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后考入什邡市成为语文教师。

“和去年的线下活动不同,我们搭建网络平台,让更多一线教师展示自己的知识和才华。”李梦说,活动主题是——为师尚读,立德修身,所以,线上读书分享活动分为政治哲学、专业知识、传统文化、文明礼仪、身心健康五大专题,以扩大教师阅读视野、丰富阅读内容、培养阅读习惯、提升精神境界、提高人文素养、拓展专业知识为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没有硬性要求,教师自主报名参加,最终有两百多个“5分钟视频”报送到市教育局,30个视频在德阳教育微信平台、教育官网进行推送。“参与线上读书分享活动的教师将统一颁发荣誉证书,优秀慕课将纳入‘德阳市教师教育精品课程资源’管理,并列为‘德阳市新进教师培训课程’,在全市新进教师培训中予以运用。”李梦说。

●能教书,为科学育人探寻方法

随着读书活动拓展,老师们逐渐读出自己的特色和新的高度。

曹桂彬是一位热爱读书的体育老师,他风趣地说:“专业的教师队伍一定是学会了在书海中游泳的运动员,不然到不了彼岸就被人用唾沫淹死啦!”

庐山路小学构建“校长书单”,校长带动教师读书;在年龄上、在学科上无差别、在性别上男女搭配的“新时代教育论述”研读团队,带动全科教师夯实理论和政策基础;开展亲子阅读,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并分享读书成果。

谢长林介绍,东汽小学开展了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是美国教育博士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bD)理念引入教育,对UbD理念进行修订和补充,用于指导课程体系建设、评估和教学设计。

大家读完这本书后,学校组织开展了UbD教学设计大赛,分语文、数学、综合组展开角逐。各教研组查阅大量资料,结合学情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和科学合理的检测依据,对单元教学设计进行了精心打磨和展示。赛后,老师们纷纷表示获益良多,肖登兰老师说:“过程是非常艰辛的,从《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开始钻研……对处于教学疲惫期的我来说,在看到其他组呈现出来的教学设计后,思维进行了碰撞,无形中就使我增添了惶恐感,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还需‘上下求索’。”

除了教师读书,东汽小学以“读书节”的方式在学生中开展读书活动,将阅读的习惯根植于育人的全过程。

11月20日,该校第九届读书节展演活动举行。本届读书节一年级的主题为“国学启蒙”,孩子们身穿汉服吟诵《弟子规》、《千字文》;二年级孩子们演绎《诗经·采薇》;三年级读《论语》,养浩然之气;四年级的孩子演绎《唐诗里的中国》;五年级的孩子用吟诵和歌舞诠释“典雅宋词”;六年级4班带来了课本剧表演《空城计》。“以一年一度的读书节为载体,让孩子们亲近经典,走近传统。”校长罗建说。

德阳五中师生通过情景剧讲述《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图片由学校提供)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