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写给青年教师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正高级教师罗清红

《教育导报》
2020年第102期(总第3519期) 导报三版

经常有很多青年教师问我,教育到底是什么?一千个“哈姆雷特”现象告诉我们,这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观点,这种精神自由和灵魂飞翔的状态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我想,教育的本质应该是灵魂的唤醒。

教育需要爱,需要无疆的大爱。那么,爱又是什么?或许,爱是一种感觉,一种飘浮不定、无法言说的敏锐感觉;爱是一种情绪,一种牵动身心、悲喜纠缠的情绪;爱是一种反应,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理想的反应……深沉的爱,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只有灵魂和爱合乐轻舞飞扬,真正的教育才得以有效发生。

在社会高度物质化、生活快节奏、知识碎片化的当下,青年教师该如何用爱点亮自己的灵魂?怎样才能坚守初心,走上专业自觉、学术自信的成长之路?怎样才能成为新时代传递爱的美丽使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让我们点亮爱的灯盏,活成一束光!用光照见内心,检视个人德行;用光照亮周围,洞见红尘纷扰;用光照耀星空,璀璨极目无穷的远方,探寻无数的教育奥秘。你或许会发现,远方是以自己为圆心,137亿光年为半径的哈勃天体。在这里,“光”是人类探知宇宙起源的重要凭证,因为“一束光”会永远保留它出发前的“信息”,即使长途奔袭,依然初心如始。

青年教师们,让我们做深耕教育的专业坚守者吧!因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是与科学与艺术等相互纠缠。理想教育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在数字资源触手可及,讲义教案、习题解答随处可取的教学环境下,青年教师初入职场,该如何才能守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潜心锤炼自己专业的“金刚钻”,对其成长显得极其重要。对此,我对青年教师们的学科专业成长有三点建议:一是坚持手写详案,忌用他人讲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课堂上要讲的每一句话写下来,长期坚持,形成自己精炼的教学语言风格,做到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初入职的教师如果只写框架简案,在实际教学中就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口头禅,讲很多正确的废话。别人的讲义 PPT再精美,也是别人家的“孩子”,不是你自己的。依赖于别人的 PPT教学,势必抹去个人独立的专业思考,成为别人思想的奴隶,自己也将成为人云亦云的“精神乞丐”。二是坚持亲自演算,忌用参考答案。在教辅资料满天飞的现实环境下,习题的详细解答跃然纸上,那里写满了绝对正确的答案。然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哪里是一做就对的唯一选择,他们往往是无数次试错后的逼迫选择或是灵光乍现、瞬间顿悟的过程。教师只有亲历学生解题的重重迷路,才可能给学生讲解出错误发生的细枝末节,这样的示范性体验过程,才能让教师真正地成为了学生成长的同道人。三是坚持结构梳理,切忌放任自流。教学要特别注重知识的整体性、结构化和系统性。没有系统化的知识是一盘散沙,是“砖块”的平铺堆砌,难以有结构升维的“凌空感”,是只长“肥肉”的虚胖,缺乏筋骨和肌肉的力量感。

教育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教师是塑造民族希望和未来接班人的践行者,青年教师更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生力量。青年教师们,把自己活成一束光!让一束光簇拥着另一束光,放射出万丈光芒,照亮自己,温暖他人,成就自己教育生命中遇见的每一个学子,缤纷他们成人成才的前行之路。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