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大辅导员凝结18年工作经验与爱心,给毕业生写百封书信并出版——

100封书信里的师生情

《教育导报》
2021年第11期(总第3539期) 导报二版

“因为都是重修补考报名或统计信息之类的小事,有些同学没有及时反馈;但这关乎你们的顺利毕业,我常常替你们着急,捏把冷汗。”

“开学这几天,和大家见面,我会专门叫住一些(考研)暂时‘失利’的同学,和他们聊聊天,问问原因,谈谈打算,出出主意。”

“如果你们当中的一些人愿意当体育老师,那请你们一定要热爱体育,相信体育的重要性。要坚信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万物皆体育。”

上文是毕业季一位辅导员写给学生的书信摘要。

见不着学生,又有很多毕业季的事情要处理,为学生就业着急,四川师范大学辅导员张伽伽便针对学生的问题和毕业季注意事项,给学生写信,随后发在QQ群内。

没想到,几个月下来写了100封。去年疫情期间,忙完线上对学生的就业应急指导后,她把这些信又整理了一遍,在同年5月终于出版。

“原本没想过出书,就是一些线上分享。”张伽伽说,越写越多,书信也跨过本院学生,被更多老师和其他学生知道。

出书也是一个总结。18年辅导员工作,张伽伽有很多想说的话,“也想通过出书对自己有一个交代,让以后的学生能更了解我。”再者,也可以让新生在阅读毕业生的故事时,对大学和职业规划有快速的认识,提前准备。

从班群分享到书信成书,助力学生顺利毕业

四川师大体育学院2019届学生到大三时,张伽伽才接手当辅导员。中途接手,师生彼此都有适应的过程,“大部分学生与我保持着客套的距离。”

一到大四,学生因为实习、跟岗、试用,不在学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见面少。寒假放假前,开年级大会,大家好不容易凑到一起,张伽伽讲完后,能看出来不少学生想问什么,有些还一脸困惑的样子,但就是不说。结束后,她问身旁学生为什么大会上不问呢,学生说想下来问,不好意思站起来说。

眼看就要毕业了,本就聚少离多,张伽伽有些着急,就通知学生写小纸条,想问啥就写啥。她带回家,寒假一张一张看,一条一条回复。“有的家里闹矛盾,有的父母不支持考研,有的纠结于男女朋友即将分离两地……”张伽伽说。

春季开学后,学生面临毕业论文、找工作、离校前相关材料填写等,但又多数时候不在学校。2019年3月2日下午,张伽伽整理材料时突然想到,要不就给学生写信吧,转到QQ群里,便于学生自行翻看,也抓住最后一点时间和学生交流。

当天晚上回去,张伽伽就写了第一封信,还起名叫“伽书伽音”,意为写家书,盼学生佳音。为了便于阅读,她一般写在一页word文档内,截图放在学生QQ群里。

有学生考研失利,她写信劝勉和教方法,说失败是人生常有之事,要勇敢面对,咬定目标不放松;有招聘单位来了,“每次向你们推荐用人单位都像为你们选一个‘婆家’,越来越多的人就要‘嫁’出去了”。学生不积极应聘,去得晚,她着急,反复说与其抱怨,不如多试试,“积极应聘,慎重签约”,简历要认真对待。

体育学生写毕业论文有困难,她就提前提醒学生要端正态度,排版、格式、字体、注解要符合规定。有同学到办公室帮大家整理毕业材料,张伽伽也记录下来,让大家对别人的付出知道感谢,而不是觉得理所当然。

原本只是师生交流和谈心,随着学生的转发,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张伽伽就顺势拉学院的书记、资深辅导员、毕业学生来作分享,升级“伽书伽音”。

纸短情长,写到100封信时,已是6月27日——学生离校的那天。

从手忙脚乱到得心应手,善于发现学生特点是关键

2002年本科毕业后,张伽伽留校,到体育学院当辅导员,有的学生比她还大。

念书时,她是班干部,与辅导员熟,经常去办公室做事。“自认为对学生工作有不少了解。”张伽伽说,刚开始工作时事无巨细,手忙脚乱,累得够呛。

“管理上就是重复,费了很多精力,收效甚微。”张伽伽说,整日就唠叨整理内务、考试注意事项等内容,“说是指导吧,其实自己也是瞎忙,没个重点和层次,看不到更远的东西。”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送走一届学生,她感觉是解脱,“觉得终于送走了一堆‘麻烦’。”

与学生冲突多,让她感受不到职业价值。学生表面上对她很客气,但张伽伽自己明白,“他就是不信任你。”毕业生回校找张伽伽,交流时才会说:“张老师原来好凶哦,感觉我们啥都做不好。”

在学院领导和同事的提醒、帮助下,她开始认真学习管理和一些生涯规划课程,发现和培养班干部,理清工作内容和层次。自己不那么累了,才有时间和精力去观察、思考学生的心理。

体育学院的学生活泼好动,整体上性格粗犷。“讲义气,可能因为一件小事就信任你。”张伽伽说,她不再因为学生一件事没做好就噼里啪啦说一大堆,而是就事论事。

张伽伽本科是生物专业,工作后与体育专业靠不上,专业上没法指导学生,她就在综合素养上影响学生。学生内务没整好,她就说内务的事,不再像以前言辞激烈了。张伽伽说,自己逐渐柔和多了,可能也与当母亲后心态有关。

与学生相处愉快,工作也顺心多了,毕业学生口口相传,“口碑好,带新生也不费力。”2019届学生里有位叫小陈(化名)的同学,天天打游戏,挂了很多科,大四实习后受挫,决心考研,天天找张伽伽咨询。张伽伽耐心指导和解答,小陈第一次考研惨败,好在“二战”考上了。

“大学还是要提前规划,毕业季才开始紧张和应急找工作,手忙脚乱没方向。”张伽伽说。在她的影响下,不少学生提前就出去见习,没毕业前就拿到大公司offer,或早早做好考研的准备,最终考入名校。

带完2019届学生,工作调整,她到了数学科学学院当辅导员。学数学的学生给人的感觉是沉静,没有体院学生那种冲劲,一件小事没做好就赶紧道歉。

“学生情况不一样了,就要去观察和改变工作思路和方法。”张伽伽说。

当辅导员18年,她最高兴的是,遇到什么事情需要麻烦毕业了的学生,他们都很乐意,“哪怕是填一个毕业生调查问卷,他们说干就干。”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