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专家相聚西华大学,共谋农业机械化

《教育导报》
2021年第11期(总第3539期) 导报二版

本报讯(黄潇 王舒)我国丘陵山区种植结构复杂,地块小而分散,跨区作业难度大,如何破解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先天不足”,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

日前,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十四五”发展高端论坛暨西华大学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发展规划研讨会在西华大学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西华大学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特聘院长罗锡文,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赵春江等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谋农机发展。

罗锡文表示,近年来,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作业效率等方面还有发展空间,因此,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厘清四川省农业机械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农业机械化的主攻方向——“补短板、攻核心、强智能”,即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化创新、现代农业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农业装备智能化科技创新。

论坛期间,5位专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围绕智慧农业、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畜禽产业转型与设施装备技术发展、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十四五”农机化发展趋势等主题作了精彩报告,带领师生了解了农机领域的学术前沿和中国农机事业的发展前景。赵春江在线作了题为“对发展智慧农业的思考”的报告。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方宪法作了题为“农业装备产业技术趋势与研发设想”的报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学科群主任李保明作了题为“畜禽产业转型与设施装备技术发展的思考”的报告。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胡志超作了题为“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收获发展粗浅思考”的报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敏丽作了题为“‘十四五’农机化发展趋势及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报告。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