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厅党组在绵阳“两弹一星”干部学院举办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

学百年党史 铸忠诚教魂 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教育力量

《教育导报》
2021年第27期(总第3555期) 导报二版

(上接1版)

会议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首先看态度、关键看行动、重点看方法、最终看效果。要注重方式方法创新,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务实作风、营造浓厚氛围,既要学深学透,又要走心入心。坚持以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历史观与哲学观为遵循,深挖教育系统红色资源“鲜活教材”,引导党史学习向实向深,清晰完整地呈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斗不息的历史价值、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要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自我革命的“正衣镜”,作为干事创业的“聚光镜”,作为教书育人的“显微镜”,通过学习将党的创新理论学深悟透,把中央的精神领深悟透,增强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是非曲直、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学出政治上的坚定、理论上的清醒、实践上的干劲。

会议强调,既要把握规律,又要把住关键。要把握学习规律,提升学习成效;把握历史规律,提高历史认知,感悟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魅力与实践价值,自觉坚定政治立场、自觉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牵引,以关键的政治素养提升为重点,培养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善于从政治上思考问题,善于从政治上把握大局,谋事多想政治影响,成事多想政治效果。要将政治规矩和纪律作为正言正行、正己正人的标尺,主动对照中央要求,主动对标群众期待,主动对表时间节点进行“政治体检”,及时清除思想上的顽瘴痼疾,不断增强按照党纪国法办事、按照程序规则办事的意识,切实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会议强调,既要创新创造,又要守正守善。坚持正确导向,坚持政治性与价值性相统一,讲好党史故事、阐释革命精神。要顺应时代要求,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特别要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持以《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中央文件精神为依据,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

会议强调,要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和历史重任,交出一张察民情、解民忧的“民生答卷”。办实事、开新局,顺学生之所期、适人民之所意,必须站稳人民立场、聚焦急难愁盼,必须坚持为民情怀、坚持“四轮驱动”、坚持换挡提速,以建设教育高质量体系为推手,基础教育突出“上好学”,在“促均衡、保公平、提质量”上下功夫;职业教育突出“就好业”,在“提学业、扩就业、强产业”上下功夫;高等教育突出“争一流”,在“强内涵、求创新、勇竞争”上下功夫;社会与民办教育突出“更规范”,在“公益性、多样化、强供给”上下功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的新期待。

会议要求,要交出一张破体制、建机制的“攻坚答卷”。办实事、开新局,应改革之所需,顺时代之所求,必须在体制机制上“破立并举”,凸显出“攻坚答卷”的厚度。要坚持按教育规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坚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针对“高端人才流失易、基层人才流动难”“一般人才入职易、优秀人才引进难”等症结性问题,以合格政治家和教育家为标准,以破“五唯”为重点,以“县管校聘”为突破,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让流失的人才回归、让静态的人才流动,让平庸的人才让位、让优秀的人才上位。

会议要求,要交出一张谋规划、强支撑的“发展答卷”。办实事、开新局,解国家之所急、应省情之所需,必须探索创新“成事之道”,呈现出“发展答卷”的深度。要抓住“两项改革”为基础教育谋篇布局“系统性重构”提供的难得机遇,坚持按经济规律规划布局建设学校,着力解决“城挤乡弱村空”的问题。抓住统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坚持按市场规律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路径,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为教育融入发展、提高贡献度带来的时代机遇,以助推做强成都极核和主干功能,促进成渝地区南翼跨越北翼振兴为目标,以宜宾大学城科创城、南充大学城、达州职教园以及毗邻地区教育协同发展项目为牵引,积极构建成渝双城经济圈高质量教育创新创造体系。着力打通高校与院所、地方、企业之间的合作通道,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创造链融合发展,当好创新驱动国家队、科教兴川主力军,打造创新动力源、培育经济增长点。大力推动成德眉资教育一体化发展,切实提升宜宾、绵阳、南充、达州、乐山、泸州6个区域中心城市教育发展能级,全面提高国家级省级新区教育发展水平。

教育厅党组成员、驻厅纪检监察组和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绵高校主要负责同志,绵阳市和梓潼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以及绵阳市基础学校代表参加学习。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