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学段脱节的“台阶”

■王文学

《教育导报》
2016年第106期(总第3003期) 导报三版

如何让学生顺利跨越初高中学习脱节这个“台阶”是提高高一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除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外,还应处理好以下问题。

一、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形成初高中物理学习脱节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能力不适应,因此,注重能力培养是消除台阶的根本方法。具体教学中,有些章节我改变了传统的只由教师讲授的方法,采用阅读加讨论、点拨的方法,能让学生动脑动手的,我尽量少代替;演示实验完成后,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上讲台动手再做几次。刚开始,多数学生胆怯,怕动手失败会被同学笑话。针对学生的心理活动,我微笑着告诉他们:“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重要物理定理、定律的发现和验证都是通过实验科学来实现的。敢做实验、会做实验,才能巩固已获得的物理知识。”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们都敢于主动动手做演示实验了。学生动手机会多了,实验能力也就增强了,对于课本中的知识难点,我边讲边启发,点拨思路,让学生动脑去思考,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见解,不同意见可以展开争论。这样,学生积极性高,入门快,增强了学习信心,也调动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二、分层教学,针对性解决重难点知识

在高一物理教学中,教学层次必须分明,不要急于求成。我在教学中采取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在讲授新知识时,把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先讲清、讲透,让学生听懂接受,不增加任何超越课本知识的习题,对教材上个别比较难理解的知识也允许学生暂时可以不完全掌握。在单元和阶段复习时,利用严密的物理语言和周密的科学思维方法把学过的物理知识系统地、条理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针对性地解决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从而完成中等难度题目的任务,在这个阶段加深加宽知识。这样分层次的教学不但使“台阶”降低了,也解决了高一物理难教难学的难题。

三、不惜精力,让学生学深、学透

教材中,如物体的受力分析、牛顿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内容,教师要舍得花气力和时间指导学生学深、学透。开始时教学进度尽量放慢,留些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增加基础练习,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指导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这些关键性的知识学扎实了,对整个高中阶段物理学习都有益处。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突出的问题是在解决物理问题上方法少,为此,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指导。如在物体受力分析时,向学生讲授“隔离法”;在讲“力的合成与分解”时,讲授“正交分解法”;在讲匀变速运动规律时,讲授利用平均速度确定某时刻瞬时速度的方法等。

在教学中随时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数学知识,建立利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解题方法,通过自习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讲解给予纠正。除此之外,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需要做大量工作。

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积极性也会有所提高,这会使学生认识到:只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物理是完全可以学好的。“台阶”虽存在,但沿着“台阶”努力攀登,定会“更上一层楼”。

(作者单位: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