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个乐趣满满的多彩假期

■记者 梁童童

《教育导报》
2021年第71期(总第3599期) 导报二版

夏末秋初,暑假已步入尾声。虽然因为疫情影响,这个暑假,一些孩子的出游计划被打乱,但两个月漫长而美好的假期生活,还是被很多孩子安排得充实而有意义。

假期,是孩子们区别于在校生活、获得多姿多彩体验的时候。你的假期是怎样度过的呢?除了宅在家里打游戏、追剧或者参加各种兴趣班,乐趣满满的假期打开方式还有很多……

小小“特种兵”养成记

因为疫情,奕扬8月初去海南的计划泡汤了。尽管如此,这个暑假他还是过得很满意——一场军事夏令营,圆了他的“军人梦”。

营地设在绵阳市游仙郊外的一个庄园,有山有水有泥坑。6天的时间里,孩子们不仅会学习内务、纪律、军姿、队列等最基本的军事技能,还将进行野外拉练、真人 CS等高难度项目。而这正是奕扬想要体验的。

奕扬邻居家的大哥哥是一名军人。奕扬上小学时,邻居哥哥去了边疆,一年只能回来一两次。邻居阿姨经常会在朋友圈发儿子从部队传回来的生活照,新疆的雪山、戈壁,还有六月薰衣草连天的花海。阿姨来奕扬家里玩时,也会把儿子的训练日常讲给奕扬听,奕扬十分神往。

因为这些,奕扬心中的军人、部队既“酷炫”又神秘,还有些浪漫。所以,当妈妈问他要不要参加这个军事夏令营时,奕扬几乎是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夏令营第一天,奕扬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来到了营地。分好了连队、换上训练服,一下子就有了“当兵的样子”。开营仪式上,庄严的授旗仪式、气势磅礴的誓词宣读,宣告孩子们正式成为了一名“小小特种兵”。

紧接着,训练开始了。站军姿、稍息与立正动作互换、停止间转法……严格的训练,让“小特种兵”们的口号铿锵有力,动作干净利落,连教官都纷纷为他们的表现点赞。

这天,奕扬第一次学习了怎样把被子叠成“豆腐块”。看着整理好的床铺,他说都不忍心再睡上去。

随后几天,奕扬还学习了军体拳、火箭筒发射、野外拉练、真人 CS……每一个项目都令他激动不已。其中,火箭筒和真人 CS是最“酷炫”的两个项目,但是,最令奕扬印象深刻的却是让他们十分狼狈的野外拉练。

最开始上路的时候,大家都特别兴奋,像是出去郊游似的。山上的风景很美,树木葱茏,那天天气也很好,空气也很清新。但随着时间推移,大家的脸上都出现了疲惫的神色。

美景已经无法吸引人,双脚变得无比沉重,每走一步都是煎熬。向上的坡令人绝望,向下的路走得脚板生疼。后半程,几乎没有了说笑声。但尽管如此,却没有一个人要放弃,有的孩子一边哭,一边咬紧牙关,默默地走。

拉练终于结束了,大家都累得不想说话,但是心中却充斥着一种新奇的情绪。奕扬突然有了一种莫名的信心,好像经过了这次拉练,他对什么事情都不怕了,就连最不喜欢学的英语,他都感觉好像可以克服了。

还有就是军歌。以前,奕扬也听过几首军歌,似乎都“没什么感觉”。但这一次,跟伙伴们一起席地而坐,大家一起唱着这些歌,好像真的能感受到战士们的边疆生活。跟音乐课不一样,不用考虑唱得好不好听,只用大声唱出来:真是一种纯粹的快乐。

6天很快过去了,妈妈见到奕扬时,说他像一只又黑又瘦的猴子。但是奕扬说,感觉自己无比充实!

“演员”的修养

“记住,你不能碰到你的搭档,只能用表情或者动作逗笑他。现在开始。”

7月末,成都市锦江区翡翠城社区的活动室里,孩子们散坐一地,两两分组,对着自己的搭档摆出了各种奇奇怪怪的表情。

原来,这是翡翠城社区暑期托管班的一堂戏剧表演课。此前,先有一组小朋友照着剧本表演了一段,有些“放不开”。于是,老师就带着孩子们进行松弛训练。

松弛训练,也是专业演员的必修课。上场表演时感到紧张,就会给人一种“放不开”的感觉,而松弛训练就是用来降低紧张感的。

第一个环节,是“动起来”。孩子们两两结对,互相向对方扮鬼脸或者摆出好玩的姿势,以逗笑对方为目标。每个人的“笑点”都不一样,有的孩子非常“捧场”,不管对方摆出什么样的表情,都“哈哈哈”地笑个不停,都没有时间摆动作;有的孩子则极其“淡定”,别说笑出声,连嘴角都不曾抬一抬。

第二个环节,是“静下来”。这个环节,老师播放起了轻松好听的音乐,孩子们可以闭上眼睛,也可以活动活动身体,也可以与刚才的小伙伴进行眼神和表情的交流,但是不能说话,也不能离开自己的位置。

经过这一动一静,孩子们的情绪平静了些,整个氛围果然“松弛”了很多。接下来,几个孩子再次上台进行无剧本表演,演了一出“打击非法商家”的情景剧。从商量主题、确定剧情到分配角色,总共只有5分钟准备时间,但他们完成得相当好。

戏剧表演课结束之后是书法课。下午的时间,除了写作业,孩子们还有乐高机器人玩,翡翠城社区的暑托班延续了一贯丰富多彩的风格。

今年初,翡翠城社区推出了“家园合伙人”计划,引进企业资源,利用东湖公园的生态环境和翡翠城社区的社会资源,推出了一系列“微研学”活动:花间诗词会、与蚕宝宝约会、科技点亮生活等活动,广受家长好评。

在翡翠城社区志愿者罗爱华看来,周末、寒暑假,正是该社区教育发挥力量,让孩子们获得区别于在校生活、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的时候。混龄,也是社区教育的显著特点。

在学校,孩子面对的几乎都是同龄人,对大多数独生子女来说,社区是交到其他年龄段朋友机会最多的场所。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共同参加一个活动、完成一个游戏,体会到更丰富的社会生活。一个团队中并非“人人平等”,哥哥姐姐需要学会体谅,弟弟妹妹需要去照顾。

恒锐的转变很明显。恒锐的性格非常活泼,上课回答问题、参加班级活动等,都相当积极。社区里几乎所有的活动,恒锐都参加了,他的变化就是从第一期“花间诗词会”开始的。

花间诗词会的“飞花令”环节,需要孩子们举手抢答。飞花令是恒锐的拿手项目,但见老师迟迟没有点到自己,他有些着急,自告奋勇地冲到了台上。

但那个时候,老师才刚刚邀请了一名幼儿园的小妹妹上台,而恒锐已经把话筒抓在了手里。妹妹一摇一摆地走上前来,恒锐犹豫了一下,还是把话筒递给了她。等她说完了,恒锐才接过话筒,说出自己想到的句子。

“假期,孩子们需要从学校生活中暂时脱离出来,‘换换气’。除了做不一样的事,跟不同的人相处,也可以带来新的体验。”罗爱华说。

重识恐龙家族

暑假的一天上午,十几个孩子兴高采烈地来到成都市武侯区郭家桥社区棕榈花园妇女儿童之家。这次的社区课程是他们最喜欢的“走进恐龙时代”。

浏览过《你看起来很好吃》《侏罗纪公园》等动画、电影,孩子们的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那个古老的时代,脑海里关于恐龙的知识全都被激活了。

教师李飞挨个展示恐龙的图片,每出现一只恐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说出它的名字:三角龙、剑龙、鸭嘴龙、肿头龙、腕龙……

最后出场的是大家心中的明星:霸王龙。

围绕霸王龙,李飞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大家重新认识了这位“老朋友”。

霸王龙无比凶猛,是恐龙中的霸主,但却长了一双跟它的强壮身躯颇为不搭的“小手”。相对于霸王龙强壮的“双脚”,这两只“小手”貌似毫无用处,实则不然。

首先,一般霸王龙的“手”长超过90厘米,相对于它们14米左右的身体来说,确实相当小。但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霸王龙的化石发现,霸王龙的前肢骨骼非常的结实,并且前胸处的肌肉比较发达,这意味着,这两只“小手”比看上去要强壮有力得多。

在捕猎,尤其是近距离厮杀的时候,面对一些体型较小的猎物,霸王龙的前肢能克制小体型猎物的灵活,控制它们的行动并给予其致命伤。

其次,还有古生物学家猜测,霸王龙的“小手”还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让霸王龙在卧倒的时候更容易站起来。

学习了许多有关恐龙的知识之后,李飞向孩子们发出了“灵魂一问”:到底什么是恐龙呢?

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门,“长着很多牙齿的。”“有像蛇一样的尾巴,又能走路的。”“生活在古代的动物。”甚至还有“长成恐龙的样子的就是恐龙”这样的答案,让李飞哭笑不得。

正确答案却让大家大吃一惊:所谓“恐龙”,是生活在中生代、能以后肢直立姿态行走的陆生爬行动物。其中有几个关键词:“中生代”“直立行走”“陆生”。这几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因而,在电影中人气爆棚的翼龙、沧龙等,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恐龙”。

其实,在讲课开始之前,李飞就给大家展示了一张画有6个卡通恐龙形象的图片,并让大家数一数图片上一共有几只恐龙,“6只”“5只”“4只”孩子们快速抢答,说出自己看到的“恐龙”,学习完有关恐龙的知识之后,孩子们才知道,老师原来是在给大家“挖坑”,按照恐龙的定义,这张图上一只恐龙都没有。

原来,这看似是个数学问题,实则是个生物学问题。

李飞曾在自贡恐龙博物馆从事恐龙化石的采集研究、科普教育和博物馆展陈等工作,在为孩子们进行科普讲解时,往往是从自己亲身的研究经历出发,为孩子们带来“第一手”的恐龙知识。

在李飞看来,做科普教育,简单地传授知识是最基本的,他的目标是要启人深思。课堂末,李飞带着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思想实验”:如果把地球从诞生至今的46亿年历史比作1天,那么我们人类在这一天处于哪个时间呢?

零点,地球诞生;凌晨4点10分,第一个生命诞生在海洋中。下一个节点直接到了晚上,22点10分,植物征服大陆;22点50分,恐龙家族问世;过了50分钟,恐龙家族全员灭绝;再过了19分钟13秒,人类诞生。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对于地球来说,不过零点零几秒的时间,更不要说我们每一个人了。”听着李飞的讲解,孩子们逐渐安静下来,一张张小脸上若有所思。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