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要把握“质”与“量”

■孙功道

《教育导报》
2021年第90期(总第3618期) 导报三版

此次“双减”工作明确提出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作业的质与量的关系,是科学合理设计作业的前提。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对立统一。量不足,就不能充分反映事物的质;量过大,超过了限度,自身的质就要受到破坏。只有质与量这对矛盾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量才能正确地反映质。

基于此,我们要对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练习,做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练习可以检查学习的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思维能力,提升思想素质,这是对“练”的质的要求。

为充分体现“练”的质,应探求“练”的最佳量,做到质与量的统一。如果练得过少,学生的智能就得不到应有的锻炼,知识水平也就很难提高;如果强调多练,学生疲于奔命,兴趣和智力就会受到挫伤,提高知识水平也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使“练”的量达到准确、充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练”的作用,达到“练”的目的。

那么,怎样确定练习的最佳量呢?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统筹调配学科权威人士,借助教研机构、继续教育的网络平台,为一线教师深入解读新课标、新教材,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及各章节的教学目标,明确训练的重点、难点。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学校要研究并落实对学生发展的绿色评价,综合学期期中和期末检测的结果,组织同年级、同学科的精干力量,摸清学情,研究学生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心智特点及个体差异等。以此为依据,将学生所学知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依次归类编成各年级、各学科练习册,作为校本教材研发的重要课题。

最后,学科教师设计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作业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其纸质或电子档均由教研组长审核签印。尽量做到不同类型题目所涉及知识点难易程度,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相匹配,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找到并乐于接受的各类题来做,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练习的量因人、因题而异,使成绩优秀的学生吃得饱,中等学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从而有利于开放和拓展学生自由选择的自主空间,让不同知识层面、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乐于并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个性和人格魅力。

此外,还实行动态管理。教师根据学生作业质量的反馈情况,及时与班主任、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和帮助孩子分析成绩进退的原因。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予以表彰,激发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对于停滞不前和后退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胜败乃兵家常事”,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失分是知识性问题,还是思维和粗心大意,做到心中有数。今后优化作业设计,进一步明确、强化重难点,解决疑点。既训练到位,又不加重学生负担;既节省时间,又提高学习效率。其间,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与失败,丰富人生阅历,完善人格,满足各类学生成长的需要。

“亲其师而信其道”,当作业设计科学合理,具有一定的“亲和力”。教师就能获得学生理解与支持,减少或避免“机械、重复练习”现象的发生,“减负增效”就落到了实处。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长岗中学)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