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秋天

■张军霞

《教育导报》
2021年第92期(总第3620期) 导报四版

■张军霞

窗外的秋天,是从一枚发黄的银杏叶开始的。

那时,我的办公室还在原来的旧楼里。三楼东边角落里的一间办公室里,我的办公桌就放在靠窗的位置。我偏爱这里的安静,闲暇时最喜欢看窗外。紧挨着窗户的地方,有一棵银杏树。当它的叶子由春天的嫩绿转为夏天的墨绿,再转为柔和的金黄色时,秋天就来了。我透过玻璃窗,痴痴地和银杏树对视。随着天气转凉,银杏叶开始飘落,门岗的师傅似乎也和这树相处得有了感情,他总是只把飘到院子里的叶子扫一扫,从不去动那些落在花坛周围石阶上的叶子。这让我想起明朝刘熠的一首诗:“花深竹石迷过客,露冷莲塘问远公。尽日苔阶闲不扫,满园银杏落秋风。”金黄色的银杏叶铺满花坛、台阶,一眼望去,令人觉得湛然空明、心无尘埃,仿佛在这喧嚣之地也能领略到一种禅意,我颇喜欢那时窗外的秋天。

后来,办公室搬家,换到角落里一个阴面的房间,窗外是一片长满了荒草的空地,初到陌生的环境,我只看窗外那草因季节变换由绿变黄,再由黄变绿,说不出有多么单调。那段时间,窗外的秋对于我来说,是深锁心头的寂寞。

不久前的一个周末,我在阳台浇花,忽听楼下有人说说笑笑。我打开窗子往外看,只见邻居刘婶家的车库前堆了好多新刨回来的花生,有几位邻居在帮着择花生,她们一边从秧子上拽下那白白胖胖的花生,一边聊着家常。我不由在心里轻叹一声:又到花生丰收季,秋天来了啊。童年时在老家,我对秋天最深的印象,也总是和庄稼有关,丰收的玉米、花生、红薯,堆满了农家小院,父母总是日夜忙个不停,白天去地里干活,晚上吃过饭,把院子里的灯打开,又忙着择花生、掰玉米,那灯总要亮到深夜,我和姐姐跟着忙活一会儿,困了就回屋去睡,往往一觉睡来,那灯还在窗外明晃晃地亮着。远处有蛙声,伴着父母轻声细语的聊天。那时窗外秋天的风景,有着熟悉而亲切的家常气息。

我从往事的回忆中走出来,准备到厨房做饭,透过窗户看到邻居家的李姐,正在自家楼顶的小院里忙活。只见她左手捏了一个纸袋,右手不停地在花丛中翻找,秋日阳光晴好的午后,有蝴蝶在她身边飞来飞去。远处的马路上,有小贩卖苹果的吆喝声,谁家厨房飘来炖肉的香味,让我忍不住吸了几下鼻子。这热腾腾的生活气息,让我不由得掀起竹帘,也走到了外面的小院中。李姐看到我,晃晃手里的袋子说:“又该采花籽喽。……”

李姐的提醒,让我忽然觉得窗外的秋天跟我有了最直接而亲密的连接:我家的花儿们也结籽了呀。我学着李姐的样子,也开始在花丛中翻找,牵牛花、五角星花、五彩辣椒、太阳花,它们的籽大小颜色不同,被我分门别类装在不同的袋子里,等到明年春天,把这些花籽重新播撒,我又会拥有一个欣欣向荣的美丽花园了。

这时,爱人接了刚放学的女儿回来,她一进门就对我说:“妈妈,我这条裤子短了,都露出脚脖子了。……”我就笑了:“这裤子还是春天时买的呢,秋天了,你也长高了。”

是啊,窗外的秋天是庄稼的丰收季,是种子的采摘季,窗内也有不一样的“风景”,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正在一天天悄悄成长;人到中年的我,对生活不再有过多的期待,渐渐看淡了得失,这也是一种成长和收获。

窗外有风,风里有花香,不知名的鸟儿飞过,吟唱着一首动人的秋之歌。……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