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要入脑入心

■赖春明

《教育导报》
2021年第100期(总第3628期) 导报三版

健康事关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学校特别是班主任很有必要会同科任教师与学生家长共同对学生进行入脑入心的健康教育。

树牢健康意识。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生命至上”“失去健康终将丢失一切”等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学生养成珍惜生命、注重健康、讲究卫生的意识和观念,树立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意识,以健康意识引领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养成卫生习惯。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卫生习惯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不良的卫生习惯使患病的概率增加,良好的卫生习惯能避免或减少病毒及病原微生物对身体的侵害。学生时代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能让他们受益终身。学校及教师应该教育、引导、要求学生从个人卫生做起,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比如,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洗衣服,力求做到不吸烟、不喝酒,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不对人或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不用脏手擦揉眼睛,不吃没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不与别人共用毛巾、脸盆等。学习中,养成健康、正确的学习习惯和体姿。比如,看书时间不持续太长,看书、写字与书桌保持适当距离,不要在强光下看书、不要在行走的车上看书、不要躺着看书等。手是病原微生物最主要的传播媒介,指导学生学会“七步洗手法”也很有必要。

创建卫生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大疫当前,创建卫生环境有利于降低病毒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威胁和影响,也有利于学生卫生习惯和文明素养的养成。教室是学生在学校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搞好班级清洁卫生尤为关键。同时,宿舍、阅览室、厕所、运动场也应该保持清洁卫生。学校及教师应该要求并组织、指导、督促学生天天一次小扫除、每周一次大清理,自己动手,打扫、整理好自己在学校的床铺、家里的卧室及书房,力求卫生、整洁、雅致、文明,这不仅对学生现在有益,对他们将来的生活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投身健康宣传。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到的再传授给他人。参与健康宣传是最好的入脑入心的健康教育。青少年学生投身健康宣传,对社会是影响和动员,对自己是锻炼和提升,对受众是感染和教化。学校和教师应该把组织学生投身健康宣传当成提升学生健康素养、改变个人不健康生活习惯的有效方式,抓实抓细。一方面,要求并指导学生积极充当家庭卫生宣传员、督导员,提醒家人爱清洁、讲卫生、勤洗手、多开窗,按时清除垃圾,时常注重个人卫生;另一方面,组织并指导学生利用节假日,踊跃投身小区文明劝导,担当文明健康劝导员、卫生常识讲解员。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