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分的鼓励

■肖胜林

《教育导报》
2021年第102期(总第3630期) 导报四版

■肖胜林

我刚接手这个班时的第一节课,小辉就和我“较劲儿”。

我讲着课,他眼睛看窗外。我说:“小辉,注意听讲!”他两手撑在桌子上,身子后仰,凳子倒了,随即一屁股坐地上,惹得同学们都哈哈哈地笑。

下了课,我把他叫去办公室,批评他上课不认真听讲,又问他:“把凳子故意弄倒,影响全班同学学习,有意思吗?”他小声咕哝:“老师,地面滑。”

小辉的作业很少完成。偶尔交了作业,别人写二三十行,他写不足十行。我问:“你写完了?”他说:“我交作业了。”我再问:“写完了吗?”他不再回答我,低着头看脚面,满不在乎的样子。

一天上微机课,练习建 word文档,要求把《渔歌子》建一文档,做好保存。学生大多打字不熟练,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拼写。一会儿,小辉便身子倾斜了,探着头看邻座的。我说:“小辉你安静一下。”小辉说:“老师,我完成了。”

我走过去看,他真的完成了。我说:“小辉同学厉害啊。”这次他没说话,晃了一下头,很享受的样子。我说:“去,巡视一下,看谁遇见困难了,帮一下。”他真的就像小老师一样,教那些慢的同学如何打字、排版,如何保存。教完一个,又教下一个。

临下课,做课堂小结。我说:“小辉这节课表现不错,我给你打120分。”他说:“老师,不是100分是满分吗?”我说:“你第一个完成任务,得一百分,你帮助了同学们,我给你外加20分。”小辉笑了,低下头玩自己的手指。

在接下来的班会上,我拿小辉教同学们做word文件为例,讲了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小辉坐得挺规矩,凳子没倒,眼睛也没往窗外看。

过几天,老师要制作微课上传——手机录一段课堂教学,然后传到某平台上去。

我问:“谁用老师的手机录像?”小辉第一个站起来。我叮嘱他:“我讲的时候,要录我,同学们回答或者交流问题,要对准同学们。关键是手机转动一定要慢、要稳,手不要抖。”

小辉说:“老师,你就放心吧。”

他右手拿着手机,左手掐着右手腕做固定,眼睛看着手机屏,几乎是屏气凝神了。他一直保持着手的稳定度,抿着嘴,脸色肃穆,像在完成一项伟大的使命。

过后,我把做好的微课视频放给学生看。同学们第一次看见自己出现在大屏上,都很兴奋,“叽叽喳喳”地说笑。

我说:“谁没在上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小辉。”我笑,说:“是啊,课录得这么好,小辉功不可没。对于他这次的表现,老师依旧给打120分。录课完美100分,主动要求为大家录课,为大家服务外加20分。”

同学们都去看小辉,班长带头鼓掌。掌声里,小辉舔舔嘴唇,羞赧地低下了头。

我把小辉叫到到讲台前,弯下腰,和他小脸靠一起,来张自拍,再投放到白板大屏上。小辉看看屏幕上的他,又趴到课桌上,脸红扑扑的,笑得开心。

那节课后,我给小辉的爸爸打了一次电话,我没有谈及他的顽劣,只是在电话里讲小辉的聪明、做事认真、乐于助人,并希望家长配合老师关注孩子,督促孩子的学习。

接下来的日子,我能感觉到小辉变了,他不再搞恶作剧,作业写得工工整整。上课回答问题,他总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最让人欣喜的是,不论校内还是校外,只要遇见老师,他一定会站住,大声地问候老师好。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我们做教师的,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充分肯定、赞扬,这样就会改变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规范。看到学生在自己的教育下,品学兼优、健康快乐地成长,何尝不是我们做教师最大的幸福呢?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