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带娃误区,给孩子不一样的寒假

■记者 梁童童

《教育导报》
2022年第7期(总第3655期) 导报二版

寒假即将开始,“双减”之后的第一个长假,孩子们没有了过多的作业负担,也不用去培训班补习——对于这个“美好”的前景,孩子们是无比期待,但却愁怀了一些家长。

其实,这个没有过多作业和培训班的寒假,正是让我们重整思绪,提升亲子关系的好时机。寒假怎么过?如何陪娃?近日,成都市锦江区社区教育学院邀请了清华附中校外教育顾问、中国人大 MBA企业、 CDC职业发展中心特聘讲师刘雪茹为家长们支招。

过犹不及,警惕5个美好的“牛角尖”

“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有家长表示,不只是学习,青春期的孩子哪方面都管不得,一管就“炸”。

“其实,家长对孩子有美好的期待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刘雪茹说,“如果孩子做不到,我们就会觉得是孩子有问题,然后就开始怀疑自己。”刘雪茹指出了家长对孩子的美好期待中,容易“钻”进去的5个“牛角尖”。

第一个是“专心陪伴”。

现在,很多书本、讲座都告诉大家陪伴的重要性,但有些家长把专心陪伴理解成了“寸步不离”,放弃出差、放弃爱好、放弃娱乐、放弃工作上的发展机会;还有的家长觉得要专心陪伴,就要知道孩子的一切,当孩子不愿意说学校里的事情,家长火气就上来了;还有的家长觉得陪伴就是要参与孩子的每件事,孩子自己在一边专心地玩,家长却要过去问这问那。……

“我们说陪伴,是想参与孩子的成长,给他们支持。”刘雪茹说,“但过度的陪伴,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压力。”

刘雪茹用职场来类比:想一想在工作中,领导无时无刻来“陪伴”我们,看我们什么时候把事情做完,我们会舒服吗?我们也希望领导能去忙他自己的,让我们安心地做我们自己的事。而这也是孩子希望家长做的。

在刘雪茹看来,恰当的陪伴应该是高质量的、高浓度的,而非寸步不离的高“密度”陪伴。

高质量的陪伴,存在于两个独立的生命之间,不是监管、监督,是家长活出自己人生的好状态,在跟孩子的相处、交流过程中去积极地影响孩子。就算是全职妈妈、全职爸爸,也需要把其当作是自己的事业,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同时也培养自己的爱好,找到好的人生状态。

“全职也不是‘守’着孩子。孩子要学习、做作业,你也可以有一个自己的系统学习计划,有问题你们一起讨论,有心得你们一起分享。”刘雪茹说。

而高浓度的陪伴,是那些确实没有时间陪孩子的家长需要学习的。高浓度,就是专注的伙伴时间、丰富的交流内容。比如,有的家长在外地工作,很长时间不能回来,那么定期跟孩子通电话,或者回来的时候专门邀请孩子出去吃一顿饭,好好聊一聊最近有什么烦恼,有什么开心的事情。

刘雪茹认为,哪怕就是一天甚至半个小时,这样高浓度的陪伴也能给孩子带来很大的能量,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第二个是“说到就要做到”。

“曾有家长问我,孩子不自律,自己说了的事情也做不到,怎么办?”刘雪茹分享了自己接触到的一位家长的案例,“他很生气,也很苦恼。结果一问我就笑了:他的孩子才上小学二年级。”

在刘雪茹看来,一二年级的孩子不自律、不会自我管理、才说了就忘记,都是很正常的。“就算是成年人也有很多说了做不到的时候。”

许多家长会把孩子说了做不到上升到态度层面,觉得孩子不自觉、不自律、不守信用。刘雪茹强调,很多我们以为是态度层面的事情,其实是能力问题,也许孩子存在着一些困难才让他没办法做到。“我们不要动不动就说‘态度有问题’。说着说着,孩子就被说‘疲’了,就成习惯、成真的了。”

要做到一件事情,就像爬上树去摘果子,每个孩子需要的工具都不一样,而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找到最适合他的工具,或许是梯子、或许是套索、或许是脚手架、手套、鞋。……

而家长需要“放大镜”和“显微镜”来确定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放大镜”用来看孩子已经付出的努力。家长可能觉得孩子做得还不够多、不够好,如果只停留在对孩子的批评上,那家长和孩子都缺少了向前走的基础。首先要看见、肯定,这是向前走的基础。

“显微镜”用来发现家长认为不是问题、而对孩子来说就是问题的问题。家长会觉得做到一件事情很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需要家长跟孩子一起梳理。

第三个是“定目标、订计划”。

为什么说这也是个“牛角尖”?因为很多家长都把愿景当成了目标,也把目标和计划定得过于确定。

刘雪茹展示了一张爬梯子的图片。在一些家长心目中,定目标、订计划就是这样,定一个在“五楼”的目标,然后觉得制订计划就是修楼梯,只要按着楼梯一步一步地往上走就可以。但实际上,我们定在“五楼”的目标,更应该称其为愿景;目标、计划更像是漂流,会有很多不确定、很难把握的因素。

目标,家长是根据孩子的愿景一步一步摸索出来的,才有了初步的可以去制订的计划、努力的方向。

目标和计划在实践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调整。“为什么项目小组要不断地开会,开始前的动员会、规划会,之后的复盘会?所有的愿景都是在目标和计划的动态调整中一点一点实现的。”

刘雪茹说,家长们在定目标、计划的时候需要有拼图意识,“一点一点地来”,不要老是盯着宏大的愿景再来纠结当下暂时的细节。

第四个是“专心学习”。

说起“专心学习”,很多家长脑海中会浮现出孩子坐在书桌前看书、写字的画面。有家长说,孩子到家总是要先玩,总是不能立刻做作业,“越说越不做”,拖拖拉拉到很晚。

刘雪茹指出,出现这种情况,是家长没有给孩子“放空”的时间。孩子在学校一天,冲击大脑的信息量已经很多,孩子放学回到家,希望给大脑稍微放空一下,如果家长不给这个时间,从身体和情绪上,孩子都会抗拒再次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

“在我们以前的观念看来,发呆似乎是一件错的事情。”刘雪茹说,“但在现代,信息量这么大、更新这么快,发呆成了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的事情,这不仅有利于我们维持持续的学习,还有研究表明,发呆是发展创意思维的必要条件。”

第五个是“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在刘雪茹看来,这个品质在职场,毫无疑问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但如果家长把在职场的要求和习惯带回家,就是有问题的。

在有的父母眼中,立刻表态、马上行动、行动了就要有变化、变化了就要有新目标,这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但刘雪茹强调,这恰恰是另一种步步紧逼,没有给孩子留出思考和行动的空间。

就像有的家长尝试着给孩子写信,包含了一些平时没有机会说出的话和期许、思考等,想通过这种侧面的方式传递给孩子。但在写好信之后,交给孩子,要求孩子马上打开看,看完还必须有反馈。

刘雪茹的建议是,做了我们该做的事就可以了。把信给孩子,或者就放在孩子的桌上就可以了。“不要去等孩子的反馈,不要去紧逼孩子要结果。拖延、犹豫、纠结、反复,这些都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很正常的现象。欲速则不达,我们要学会‘等’。”

以退为进,进取、知道、说教,各减一半

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愿景、期许,包括孩子自己的梦想和目标,都需要孩子有内驱力、有同理心、有行动力。我们相信,孩子先天就具备这些品质,而作为一个赋能者,家长要如何培养,或者不破坏孩子的这些品质呢?

刘雪茹认为,赋能者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三半”原则:半急、半知、半说。

半急,就是家长的进取心减半,“不要老是‘急’得很。”刘雪茹说,特别“急”的状态,会影响孩子的内驱力,家长不停地催,反而让孩子什么都不想做了。

半知,就是家长把自己的“知道”减去一半。比如,很多家长说自己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这就是“知道”的状态。在刘雪茹看来,“有意义的寒假”就是大人的语言,对于孩子来说,什么叫意义?为什么要有意义?家长不如跟孩子说,到了寒假,我们有了跟学校不一样的生活,你想用这段时间做些什么?

问问孩子想过一个什么样的寒假,问问孩子想做些什么。“我们抛出一个问题,一个大人的问题,就把孩子压住了,不知道怎么办了。”刘雪茹给家长们建议,不用一下子规划好。全家人可以坐在一起,都说说自己的愿望,用便利贴贴在黑板上。再看看这段时间哪几个是我们最想做的,又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完成。

这个过程就是家长在“半知”状态下可以采取的行动,同时也是“半说”的行动。假如家长帮孩子把计划做完了,把孩子想说的都说完了,那孩子还有什么分享的欲望,又有什么冲动去做家长帮忙订下的计划呢?

“把进取、知道、说教都减去一半,家长可能会感到不适。但如果你想改善亲子关系,不妨试一试,因为做出改变就意味着走出‘舒适区’。”刘雪茹说。

“三半”原则,试着走出舒适区

刘雪茹还提到了行为的三个区: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惧区。

舒适区里是我们的习惯、条件反射,张嘴就来的、随手就做的。如果这个区域是科学合理的,那亲子关系、家庭氛围不会有大问题。但如果已经感觉到有问题了,那就说明舒适区里的思维或行为习惯是需要调整的。

学习区里的思维行为,是愿意尝试的、需要练习的。离舒适区近的,稍微练习一下就可以上手;远一点的,需要刻意去练习才能养成习惯,所以会出现有的家长“为了不发火忍得难受”的情况出现。

而恐惧区里是我们通常想不到的、不愿学的、不敢用的。然而,刘雪茹指出,也许这里面就藏着我们最期待的结果的方法。

比如,孩子打游戏怎么办?批评、惩罚、断网,这可能是一些家长舒适区的做法。协商时间、讲道理、设定奖惩机制,这可能是一些处于学习区的做法。

有一个爸爸,他选择了和孩子一起玩游戏,一起研究这个游戏的奖惩机制,甚至邀请孩子一起设计一个新的游戏,一起学习编程、字体、美术设计等等。“给它个名字,就可以叫项目制学习。但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不是有这个意识,减半我们的急性子、‘我都懂’的心态、说教的习惯。”刘雪茹说。

讲座进行中,不断有家长发问:孩子做作业拖拉怎么办?孩子不喜欢学习怎么办?孩子不听话怎么办?……一名叫“朵儿”的家长问,孩子总喜欢在做作业的时候看书,怎么办?

针对这个问题,刘雪茹带着大家试着运用了“三半”原则:首先,冷静。心平气和地请孩子来说说,为什么想一边做作业,一边看书,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这样,是运用“放大镜”,让孩子来看,让他自己来梳理边看书边做作业和做完作业再看书、或者是看完书再做作业三种方式哪种更好一点。

某些情况,是孩子觉得家长在否定他,本能地就会对抗;而当家长用商量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分析选项,那就是在探讨,在支持,甚至鼓励他创造新的方法;而家长说“你不能这样”“你必须那样”,就是在命令。

“特别是到了青春期,孩子就会想,‘凭什么老是你说,我就得听你的,我就不’。其实只要孩子也从‘牛角尖’里退出来,他是知道哪种方式是最好的。我们要相信孩子,不要那么害怕把决定权交给他。”

刘雪茹建议家长感觉到累的时候,要学会从“正面战场”撤退。“迂回一点、轻松一点,我们就可以享受到做智慧父母的乐趣,不要搞得那么痛苦。陪伴孩子成长,是一件值得探索、充满乐趣的事情。”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