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让在线教育一下子“火”了起来。钉钉、腾讯会议、企业微信等各种 APP软件应运而生,借助网络大显身手,实现了教育无处不在,可谓搅动了一池教育技术的春水。
应该承认,在线教育打破了“教”“学”的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让教育呈现出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给学习者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对于学校而言,教育不再是局限于一方讲台、一间教室,也不再是早上8点始、下午5点结束,更不是一节课40分钟,而是在任何一个空间和场所,任何一个时间段,教育可以无所不在。对于学生而言,学习不再是走进校园,端坐教室,与教师和同学面对面交流,共同讨论……在家庭、商场、图书馆、车站、乡村,只要愿意,都能够借助互联网进行在线学习。
在线教育的普及为学校教育注入了一股新鲜力量,让“教”与“学”更具开放性、灵活性和选择性。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在线教育也不例外。
笔者以为,在线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有三点需要引起我们注意。其一,在线学习是教育的一种形式,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辅助。在线教育无论怎么高大上,师生之间始终隔着冷冰冰的屏幕,彼此之间缺乏生动可感的现场对话,感受不到对方的眼神、表情等肢体语言,没有情感的传递,缺失了教育的温度,教与学变成一种僵硬单一的程式化。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之间缺失了共同生活的基础和氛围,很多教育是无法完成,譬如集体荣誉感、包容、礼让、团结、合作等教育只有在人群中交际才能慢慢习得和化育。这是在线教育无法做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在线教育永远不能替代学校教育。
其二,在线教育考量着学习者的学习内驱力和自律。我们看到,在线教育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随时随地学习的机会,更加丰富的学习内容,更加自主的学习形式;另一方面使得心智尚不成熟,自控力还很差的学生脱离了学校和教师的必要监督与鞭策,常常游离于教学之外,甚至打着学习的幌子,干着玩游戏的闹剧。在线教育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律能力。这对家长的教育素养提出了要求,家长急需改变家庭教育观念,才能切实承担起家长责任,扮演好家长的角色,适时恰当地融入孩子的学习生活,助推孩子发展与成长。特别是“停课不停学”的情况下,学生在线学习更需要家长适时介入和及时干预,才能保证学习效果。不得不说,家长的责任心和教育素养是在线教育的软肋,而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培养良好自控力,当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点。
其三,在线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技术革命,冲击着育人观念,让我们养成了一种技术依赖症。钉钉、腾讯会议等新鲜事物,让教师不得不走出舒适区,了解钉钉、腾讯会议等软件的功能与作用,积极摸索操作方法,并付诸于教育实践。可以说,疫情的出现,在线教育的兴起,激发了教师学习热情,掀起了一股网络直播课堂的热潮,无形之中提升了教育信息技术水平。但是,我们看到有的教师养成了一种科技网络“依赖症”,本来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实际操作的,却为了方便省事,统统用钉钉、腾讯会议、微信、平板等布置、检查、评改、反馈作业;发通知;开家长会;家访。在线教育看似更便捷省事了,但是也有无法触及的角落,比如人心、信任等。倘若我们对在线教育过度依赖,势必会减少对学生的正面接触,无意中会遮蔽对学习者的准确判断,甚至丢掉学校教育的“精华”,比如上门家访。对于在线教育,我们要谨慎,可用可不用则不用,非万不得已才用。
需要警惕的是,在线教育虽然与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甚至是我们身处“特殊时期”的“杀手锏”,但它只是一种教育的工具与形式,是学校教育的辅助,永远代替不了学校教育。
(作者单位:屏山县学苑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