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需要好习惯

■贺志辉

《教育导报》
2022年第22期(总第3670期) 导报四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读书需要讲究方法,养成好习惯。

坚持读原著。“教授中的教授”陈寅恪主张读“原典”,原典原汁原味,鲜活灵动,尽显骨肉和风韵。现在所谓青少年版、简略版、精编版书籍,普遍没有肉的骨架,只是一具骷髅,原书的风韵已经荡然无存。

多读经典。库切说过:“历经过最糟糕的野蛮攻击而得以劫后余生的作品,因为一代一代的人们都无法舍弃它,因而不惜一切代价紧紧地拽住它,从而得以劫后余生的作品——那就是经典。”经典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实质的创造性、时空的跨越性、无限的可读性。读经典是最“时省效宏”的方式,可以成为阅读的“捷径”。我们应该增强定力,多读经典著作,多读大师的著作,少走弯路,把自己的品位提上去。

重视读序跋。书前为序,书后为跋。序和跋主要向读者说明或介绍与该书有关的一些情况,在读书之前阅读序和跋,有助于读者知著之由起,明书之大概,估书之优劣,提高阅读效益和质量。

不动笔墨不看书。读书不动笔等于走马观花,积累效果差。要把特别的材料、直接的理解和感悟及时记下来,要么原文摘抄,要么在消化、理解的基础上记读书笔记。

善于利用工具书。读书碰上困难,只能借助于工具书。遇到难字难词,不明白的成语典故,要查字典、词典;了解国际国内时事资料与统计材料,要参考年鉴、手册;研究政策、写作论文,要借助各种书目、文摘、索引、百科全书、类书、政书、名录、图册、年表、历表。

思想集中。读书,朱熹提出应一心在书上,心无旁骛,雷打不动,且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书贵在持之以恒,不可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明代学者胡胥仁联曰:“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朱熹说:“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读思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主张“尽信书不如无书”。朱熹说:“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明代学者薛瑄在《读书录》中谈道:“读书记得一句,便寻一句之理,务要见得下落,方有益。”浅阅读只提供信息,深阅读才接近智慧。读书要熟读精思,方能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读书要下足“寻思”功夫,不可呆看,力争读出“问题”,推敲立论,斟酌证据,悟求通达。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表达的是“什么都不在乎”的超凡脱俗,而不是讲的读书方法。

学会“品书”。“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既要注意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是什么事实、什么知识、什么思想感情等,又要反复咀嚼品味作者的思维方式和行文的表现力,得其“弦外音,味外味”,精妙处,忍不住击节叫好;伤感处,止不住泪眼模糊;激愤处,耐不住拍案而起;谐趣处,憋不住哑然失笑。

善于探讨交流。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读书既要学而不厌,又要多与人交流。《礼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自己阅读以后产生了感受,应该大胆地跟别人分享、交流,在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中倾听更加多元的见解,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鉴赏能力,甚至可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郑板桥指出:“‘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

知行合一。陆游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扬雄提出,“读而能行为之上。”他在《法言》中谈道:“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之,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毛泽东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要将读书和思考所得积极用于实践,着力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要读写结合。写作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对读书的升华。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