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工作格局——

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报记者 何元凯

《教育导报》
2022年第26期(总第3674期) 导报一版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三年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工作格局,不断增强思政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统筹部署

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程

2月27日,我省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通过电视、微信公众号、易班网等多平台同步推出,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青年学生等约210万人,通过集中观看和分散学习、收看直播和回放等方式相结合开展了专题学习。

这学期“开学第一课”由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位教师从“两个确立”的生成依据、伟大意义和现实践行三个层面进行专题辅导,引发广大师生强烈反响,直播当晚点赞量累计286 .5万次。此外,全省各高校还将课程内容纳入教师政治学习主要内容,以“开学第一课”为契机,依托学生党支部、班团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思政课堂。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我省将“四史”内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程,用好庆祝建党百年这堂最生动的“大思政课”,组织百万师生同上16期“四史大课”。目前,我省正组织策划“迎接、学习、宣传二十大系列思政大课”。

此外,我省推动13所高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并在2021年思政课“精彩一课”比赛中,将该概论课作为单独课程参加评比展示。四川大学作为首批开设新课程的高校,开创“五备四讲三跨”集体备课模式,开展学生锐评5分钟主题活动,编写出版全国第一本新课程教学参考书,成为新课程全国领跑高校。

课堂之外,各地各校积极推动思政课与研学实践紧密结合、与文化活动无缝衔接。去年六一儿童节前后,遂宁市充分发挥遂宁烈士陵园、旷继勋纪念馆、四川红军第一村、伍先华旧居等红色资源的育人作用,开展红色研学之旅100余次;四川师范大学统筹成都、宜宾、巴中、广安、德阳等地区附属中小学近万名师生,举行“一场阅读红色绘本的推广活动、一场义卖活动、一场庄严生动的入队仪式、一场红色主题班会赛课”等“六个一”红色主题活动,在少年儿童心中播下爱党爱国的种子。

精准备课

让思政课成为真正的“金课”

本周五,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四川大学—四川省)将举行首次集体备课活动,由在川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相关领域专家等5位老师带领全省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思政部主任)及各门本专科思政课任课教师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提高思政课备课质量和水平的必由之路,是说清讲好思政课内容的关键之举,也是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长久之计。”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郭绍均参加了今年“开学第一课”集体备课,并成为主讲教师之一,他表示,集体备课实现了教学理念集思广益、教学路径群策群力、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近年来,我省大力加强思政课教研力量。为深入实施“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教研行动,我省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开展“精准思政”教学模式,通过大数据赋能,建立学生精准画像,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导各高校坚持每周1次的教师集体备课制度,鼓励多校联合备课制度,集中解决“小切口现大主题”“精选案例出观点”“讲故事有逻辑”。

为推动信息技术有效融入思政课,我省支持西南财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将虚拟仿真技术和新媒体技术融入思政课建设,坚持“浸润式”教育理念,强化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

在西南财经大学的一堂主题为“飞夺泸定桥与伟大长征精神”的思政课上,学生戴上了 VR虚拟仿真体验头盔,以第一人称视角进入了大渡河畔安顺场战场,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发出惊叹。学生在“移情入境”中逼真体验到与革命先烈肩并肩、与时代楷模同向行的豪迈壮举。

因地制宜

推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思政课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是铸魂育人的主阵地。在传统思政课程之外,我省各地各校积极拓展思政课外延,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课堂。

成都市锦江区与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起思政课一体化协同研究机制,探索大中小教学内容联通、教学研究互通、教学资源融通、教师培养贯通的新时代思政课新样态。双方已多次开展“大中小学教师同上一堂课”等教学实践活动,把备课成果落实到大中小学思政课课堂教学中。

在四川音乐学院,一堂“音乐厅里的思政课”让人耳目一新。课上,教师和学生都是表演者、讲课者、听课者,歌剧、舞蹈、器乐表演等艺术形式有机融入思政课,尽显课程思政育人魅力。该课是学院“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创新计划成果的集中展示,进一步促进了学校“三全育人”大格局不断深化。

“现在我们所搭乘的列车正行驶在一条曾被外国专家断定不可能修建成功的铁路——成昆铁路上。”去年暑假,在从云南昆明开往四川成都的列车上,乘客们聚精会神地聆听西南石油大学党史移动宣讲团成员杨斯琦讲述铁路修建背后的三线建设故事。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西南石油大学结合大学生“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成立火车上的大学生党史移动宣讲团,为返乡学子、工人、农民等乘客开办特殊的党史宣讲移动课堂,让党史学习教育“声”入人心。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