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终将散去 阳光依旧温暖

■张忠报

《教育导报》
2022年第32期(总第3680期) 导报三版

下午三点多的时候,妻子给我打电话,说老师通知临时不能接孩子了。因为晓羽所在的早托班有位小朋友发高烧,已经送去医院做核酸检测了,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他们班的小朋友需要临时隔离。

晓羽是我们的二宝,现在正在幼儿园上早托班,平时都是妻子下午去接他。

电话那头,妻子很是着急地说着,拿着手机的我一时有些发懵。因为近日国内疫情反复,虽然我们所在的市区并未出现确诊病例,但大家都提高了警惕。

我安慰妻子不要过于担心,应该问题不大。

话虽这样说,但我的内心却如压了一块石头一样沉重。先不要说那位小朋友的检测结果如何,如果真的隔离上一夜,恐怕老师是照顾不好孩子的。因为晓羽班上有30多个小朋友,很多还不到3岁,有的甚至不会表达口渴、饥饿。记得有一天放学,妻子去得晚了一会儿,其他孩子都被家长接走了,晓羽便哭着向老师要妈妈。

一个小时后,妻子又打来电话,说那位小朋友的核酸检测结果会在三四个小时后出来,如果是阴性,那么晚上是可以去接孩子的。老师说经过核查该孩子的家长确实没有外出过,孩子应该是普通的感冒发烧。

最近一段时间,老师用微信组建了一个“托班疫情防控群”,每天都在发布着疫情的动向和一些应采取的防疫信息,并要求家长时刻根据要求上报有没有外出旅居的情况,家长们也总是积极配合,及时回复,没想到还是出现了意外情况。

据妻子说,每天送孩子上学的时候,所有的家长都戴着口罩保持距离,幼儿园的执勤人员也会给每位小朋友测量体温,这位发烧的小朋友一定是上学期间体温升高的。

我们不能抱怨老师,老师是本着为每位小朋友负责的态度才这样做的。

随着夜幕的降临,我的心情越来越沉重了,不时地点开微信查看消息。晚上六点半的时候,老师在群里先后发了两个视频,一个是孩子们在兴致勃勃地做着积木游戏;一个则是孩子们进餐的场景——他们之间都保持着距离。当镜头对准他们的时候,有的孩子还歪着小脑袋笑着伸出小手不停地摇晃着,有的则拿着色彩斑斓的积木对着镜头摇晃着;进餐的视频上,孩子们都大快朵颐地吃着菜,他们面前的托盘上放着各色的菜,碗里则盛着米粥,有的孩子还不是很会用勺子,正用手指捏着菜放进勺子里。

灯光把幼儿园的教室照耀得如同白昼,房间一头的投影屏上一直播放着婉转动听的儿歌。

视频一发出来,很多家长便接连地点赞。没有一个哭泣的孩子,这无比温馨的场景实在让人感动。老师们知道每位家长都在翘首以盼,等着那位小朋友的检测结果,同时又担心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

“老师辛苦了!”没有一位家长在群里表达抱怨之情,因为大家都知道,老师的心意和自己是相通的,正是她们护佑着孩子们的安全。视频显示了她们在竭尽所能地照顾着孩子们,她们做得那么周到。

晚上七点多的时候,老师发出了一条让所有家长振奋的消息,“所有人,结果已出,阴性。我们会耐心地等待着每位前来接孩子的家长,路上注意安全!”

这条消息,老师一连发了四五遍。

当我和妻子赶到幼儿园的时候,发现很多老师都守候在幼儿园的门口。原来,整个幼儿园的老师都没走,为了照顾好“早托班”的孩子们,为了把每位孩子都送到家长的手中。

回到家中,我发现微信群中陆续发送着“老师勿挂,已平安到家”的信息,每一条信息都足以让人热泪盈眶,因为它显示了家长们与老师的心意相通,他们知道,老师们也关心着每个孩子的安全。

“疫情终将散去,阳光依旧温暖……唯其艰难,方显勇毅。祖国的花朵,需要一起用心浇灌。让我们家校携手,同心同德,联防联控,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让每一个孩子安全健康地成长!”这是老师随后在群里发出的消息,呼吁家校联动,同心防疫。

许多年以后,我将对晓羽谈起这段往事,谈起这令人难忘的一幕。

是的,疫情终将散去,阳光依旧温暖。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