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理解了解农耕文化,知晓农村和城市的变迁,在节气和时代的更迭中传承和生长……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江安河分校因地制宜,构建“1+3”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施“家校社协同”视域下小学劳动教育校本化实践——
2月立春、雨水,3月惊蛰、春分,4月清明、谷雨……24节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千百年来,老百姓据时令作息和生活——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时光的轮回暗藏生命的规律,时令的划分敲击着生长的节奏。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24节气作为主旋律,展示了传统文化之美和磅礴的生命力,震撼了世界。如何传承农耕文明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成为当前基础教育应面对的命题。
随着农村走向城市化的进程,孩子们“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现象变得普遍起来。“问孩子们什么叫‘酒米’,他们说是酒+米,问他们面粉是从哪儿来的,回答是树上结的……”看着孩子们渐渐远离土地,不知农时,不懂物候,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江安河分校(以下简称川大附小江安河分校)校长胡文涛和老师们开始思索如何改变现状,如何将校园变成“田园”,让孩子和万物共生长,让他们感知生命的节奏,体悟生命的价值。
“教育的本质是让‘人’健康成长。对小学教育而言,基本是要‘依时而动’,把学习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回归教育之本真。”胡文涛提出了学校劳动教育的三个关键词:一是唤醒,通过感知土地、感知生命,唤醒师生对劳动教育的热情和认知。二是培育,通过成体系的劳动教育课程,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框架,构建其成长的“土壤”。三是生长,就是抓住“家校社”协同的关键环节,让孩子们在和谐、生态环境中自由生长。
1 .唤醒——
“四季农耕”中体验生命法则
学校位于美丽的江安河畔。江安河本是都江堰内江主要干渠之一,经都江堰、温江、郫都、金牛、武侯、最后流入双流,于二江寺汇入府河。过去的江安河河畔全是肥沃的农田,“沧海桑田”的城市化留下了附近1500亩的“江安河公园”保留川西平原的自然风光。
校门口的大榕树下有一大大的“耕”字石雕,12年前学校迁至现址时,校园里有一块“耕种园”,后因生源的急剧增加,学校只好将“耕种园”用来建“耕读楼”容纳学生。“‘耕读传家’的思想融于学校血脉中,在田园里躬耕,在教与学里躬耕,蕴含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勤劳俭朴的美德、勇毅刚强的品德等价值观念。”胡文涛说,学校从恢复“耕读传统”,“行和楼”与“学远楼”之间开辟了22块农田作为学生生产劳动的“微基地”,依据国家课程开发实施“四季耕读”课程。
每一间教室边、走廊边,摆满了大盆培育的花草植物;教学楼边、围墙周边,桃树、杏树、梨树、核桃树、樱桃树……但凡生活中常见的水果,校园里都有;更让很多城市小学羡慕的是,学校把过去纯景观的苗圃改成22块田园,孩子们、老师们、家长们一起来种上了水稻、白菜、番茄、辣椒、茄子、南瓜……但凡生活中常见食物,校园里都有。
刚过惊蛰,3月7日是一个明媚的阳光天,学校隆重举行了首届春耕开耕仪式。仪式上,健美操社团的孩子们合唱了“二十四节气”歌,衣食农事,依气候而作,随岁月流转,孩子们在歌声中重温节令节气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校长为“耕园”揭牌,耕园是指22块农田。全校有48个班级,不到一半的班级获得此轮“耕作”的荣誉。“耕园采取土地流转形式,遵循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采取分季招标的办法实施。”胡文涛说,上学期期末的耕种班级招标会上,20个幸运班级通过“抽签助手”小程序招标成功。
开耕仪式上,校领导将农具和种子分发给班级,班级代表接过了沉甸甸的责任——他们将管好这一块土地。耕种班级的班主任为“农耕导师”家长颁发聘书,家长将传授农耕经验,助力学校田园课程的实施。六(3)中队的孩子带来“责任——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周主题展示。每一块耕田都以师生自主管理的方式,开展种植实践活动,孩子们歌唱、朗诵、讲述,“春种一粒粟”,只有辛勤的耕耘、劳作的汗水才能换来“秋收万颗子”。
这个春天,孩子们在自己的“责任田”里,“耕种”起来。家长农耕导师们示范、讲解农具的使用方法,介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孩子们拿起小锄头,翻土、捡石头、施肥,栽上小秧苗,播进菜种子,脸上洋溢着希望与喜悦。“不仅仅是孩子和家长,我田园课程还唤醒了教师对土地的热情、对教育的热情。”课间、周末,看到班主任、老师们帮孩子浇水、打理农作物,胡文涛说,把校园变成田园后,在开启“四季农耕”劳动教育课程的同时,让校园更绿,也更有生机了。
2 .培育——
“勤勉敬业”的劳动课程体系
在“四季农耕”田园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建构了“1+3”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什么是“1+3”?胡文涛介绍,“1”指的是学校将“勤勉敬业”作为学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核心,即劳动价值观。“3”指的是学校通过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实施让学生达到的劳动素养,即“会劳动、爱劳动、勤劳动”。这3个劳动素养是从劳动的知识与技能、劳动的情怀、劳动的习惯三个方面概括提炼出来,也符合学生“知、情、行”的心理认知规律,也是学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
“学校‘1+3’劳动教育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是具有综合育人价值的实践课程。”副校长胡平介绍,学校构建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课程框架。比如以四季农耕课程为例,学校以“基础型+融合型+活动型+环境型”四课联动的方式来实施。
如劳动基础课,主要实施者是班主任和家长志愿者,1-2年级的内容是:养护水培植物、种植盆栽花草、照料家中动物、栽培种植葱、姜、蒜、农事活动的经典歌谣、农谚。中段、高段学生开辟一方菜园、参与四季耕作、体验动物饲养、采摘蔬菜瓜果、相关手工技艺(造纸、泥塑、织布)、时令和节气(二十四节气)。
融合课(学科渗透方面),以语文、科学学科为国家课程校本化为切入点,形成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清单。学校仔细梳理了“四季耕读”项目中统编小学语文的所有课时,比如低段《秋天》、《四季》、《雪地里的小画家》等18课,中段《大青山下的小学》、《花的学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等12课;高段《落花生》、《桂花雨》、《四季之美》等13课。通过专题教研,引导学科教师适时引入劳动教育。
活动课指深度体验,7岁入学仪式“做一粒读书的种子”,种下一粒种子,播种人生希望;8岁趣味比赛“积蔬成塔”,手脑并用,创新创造;9岁生命教育“蚕的一生”,亲历蚕宝宝的饲养过程;10岁成长仪式“我与小树共成长”,让孩子们认领中队成长树;11岁科学探秘“做土壤的守护神”,动手制作有机肥改良土壤;12岁毕业典礼“我学小树作栋梁”,感恩母校,扬帆启航。
环境课指文化浸润,四季耕读实践课程的文化浸润从“农食”(五谷:麦、菽、黍、稻、稷),“农器”(算盘、农具、风箱),“农技”(编草鞋),“农节”(二十四节气),还包括各种有关农耕的典故、人物、物种的历史、知识类展示。
这四种课型,将课程和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劳动的综合育人价值。
3 .生长——
“家校社”协同的校本化实施
4月1日,市级课题“‘家校社协同’视域下小学劳动教育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在川大附小江安河分校开题实施。成都市武侯区劳动教育教研员王艺蓉对学校把劳动教育作为校本化课程研究表示认同。
“日常的劳动教育更多体现在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更多感受到的是做什么、怎么做?而此次课题着眼于家校社协同机制,赋予三方不同的职能。”王艺蓉说,以家为基础、以校为主导、以社会为拓展的研究视域值得推广。
基于几年的劳动教育研究,课题组发现,目前存在三个短板:一是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单一,与学生内在需求存在脱节。部分孩子认为劳动教育就是在学校和家里做洒扫和清洁,个别孩子还表示劳动很枯燥。二是学校劳动教育师资薄弱,阻碍劳动教育学科发展。课题组针对全校48名班主任进行调查发现,95 .12%的班主任认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不够丰富,没有配套的劳动教育校本教材;有80 .49%的班主任认为课程内容不够多样,没有充分利用社会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三是学校劳动教育缺乏协同,孤军奋战实效低难推进。
“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科研副校长胡平说,下一步,从学生、教师、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整合社区、家庭资源,研究开发基于“家校社协同”视域下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资源、实施路径、方法和策略,以及多元综合性评价机制,构建起符合学生内在需求的丰富、立体、多元的劳动教育情境,变学校劳动教育的孤岛为“家校社”劳动教育的环屿,建设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小学劳动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