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端午、中秋和春节是中国传统的四大节日。时代浪潮的滚滚行进中,有些民族风俗日渐散佚流失,其中所蕴藏的文化元素搁置荒废。作为班主任,我们与其劳心费力找寻资源、创设契机育人,为什么不能够从传统节日中汲取一些更有深度的教育营养呢?
一、春节:在参与体验中重寻年味,体悟亲情
在孩子们的记忆中,过年,是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一台热闹的春节联欢晚会、一份份压岁钱……显然,这是一个与成长有些断了篇的“年”,孩子们在其中只是被动的享受者。
没有了参与体验的年,如同浮光掠影,自然也就谈不上对成长的影响。首先,我让孩子们从年俗的探源寻根中感受情谊文化。一是开展调研,了解春节拜年的风俗,并以一份清晰的文字记录材料加以说明,传承亲情文化;二是走访长辈乡邻了解年俗,把自己的调研结果在班级分享。这样既了解了传统文化,在了解中形成仪式感,更在传承中激发情感能量。
其次,让孩子们动手实践,触碰“心有亲人”的情感按钮。体验活动包括:助家庭大扫除,备年货;为家人年夜饭添道菜;陪亲人守岁,向长辈拜年;做一顿象征团圆的元宵大餐。每个环节,学生都可将作品发送到班级群中自己的文件夹内。寒假结束后,进行“年味实践”大评比,评出的优秀奖将获得新春成长盲盒一份。
乘着“年”关,努力撩动着孩子们心灵中那根已经有些生疏了的亲情之线。
二、清明:在亲近自然中感受生命,珍爱生命
在学生认知里,清明就是扫墓或者去某个纪念性的公墓送花圈,很少人知道清明既是节日又是节气,除了扫墓还可踏青。利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引领孩子们关注“生命”话题。
一是让学生走进自然,感受生命力量。我们向孩子们推荐了本土专家所写的《百味本草的前世今生》,让他们可以按图索骥,了解家乡各植物种属的习性、食用、药用价值,试着为自己采一份春天的野味。借助自然中的植物,引领学生学会欣赏不同的生命,珍惜生命。
二是缅怀故人,思考人生价值。在本地历史中,有15岁便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被杀害的“少年女英雄”张晶麟,有为扑火护林场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沈秀芹,有为“两弹一星”事业而牺牲的力学专家郭永怀……每个学生的家族中,都有值得记忆的先人,他们为家族、家庭的发展而尽心尽力、兢兢业业,我们要引领着孩子们去感悟,去用心祭奠。
什么样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可如绿植,有活力,努力向光;如前辈故人,有担当,不断向前——这样的一课,是教育人必须给学生的一课。
三、端午:在药食文化中养生保健,感怀赤子
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吃粽子,采一把艾蒿草悬于门框上方……借着非常典型的习俗,我们给孩子谈一点药食的学问和养生的常识。
“粽子是由糯米为主料制成,有句话说得好——‘粽子好吃不贪多’,这话有没有道理呢?大家可以从营养、消化吸收等不同的角度去找寻答案。”这些探究,研究的是吃与健康的学问。“悬挂艾蒿草是为了趋灾避邪,是迷信还是有一定的科学根据?”这是引导学生去了解一种植物的属性——它对好多疾病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地头田间的寻常植物,其实是宝贵的中药材,比如被蚊虫叮咬后,随手采一片藜叶揉成汁擦一擦便可去红止痒……很多常识等着孩子们了解、发现。健康饮食,关爱健康,对人来说永远有必要。
“据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在屈原的诸多诗篇中,忧民的有哪些?爱国的有哪些?请介绍其出处及表达的思想情感。”“屈原为什么投江?那之前他内心可能经历过怎样的斗争?”这是带着经历和情感去体悟那份赤子之情……从屈原身上,发掘出思考、衍生的点,更是在触及心灵里道德的弦线。
走近,是浅层次的观望;唯有走进,才能有深入灵魂的滋养。端午文化,我们要引领学生了解传统的养生之道,更需要让学生看到于国、于家的赤子之情。这样的端午节,才有了滋养身心成长的教育之义。
四、中秋:在朗朗明月中走近诗情,不断跨越
在表达相思之情诗中,“月”无疑是古代诗人最爱的意象。请孩子们走进诗词世界,看看与“月”相关的句子,表达了怎样的思念。
在孩子们的分享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最无奈的孤独情感;“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是最凄凉的情感……品“月”的背后,是让学生了解诗词,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学热爱。
“古人借月咏怀,今人登月探秘,大家知道第一位登上月球的是谁么?他有哪些收获?”“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的探月手段次数和手段也更加频繁,能不能梳理出我们中国的探月史?”
中国的探月工程最有文化底蕴,是和传说中住在月宫的嫦娥仙子有关联的,称为“嫦娥工程”,如果从一排号,现在已经排到了嫦娥五号了……更重要的是,沿着科技发展的脉络,孩子们的头脑中已经超越了地球的视野。与诗词一样,科学素养也是成长路上重要的助推力量。
传统节日中可供汲取采撷的养分不胜枚举。最关键的是,班主任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成长依需而取,智取慧取。还有一点,我们必须思量,如何“取”才能真正地把握孩子们成长的节奏,润物无声地教育。
(杨雪梅系山东省荣成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员,王梦丽系山东省荣成市蜊江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