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有 前瞻性

■王凤美

《教育导报》
2022年第38期(总第3686期) 导报三版

疫情期间,根据幼儿园要求,按照指定时间带儿子去进行核酸检测。医务人员动作熟练而细心地给每一位小朋友采集咽拭子;家长和小朋友按照一米线间隔井然有序地排队;一旁的老师志愿者帮忙维持现场秩序,一切都顺利进行着。

“我不要!”眼看就要轮到儿子了,大概还有三四个小朋友的距离,突然听见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喊。只见前面的一个小姑娘在拼命地反抗。儿子告诉我,这是他们班里一个小朋友的姐姐。怕儿子受到影响,一会儿也不配合做检测,我不断地和他东拉西扯地说了一会儿话,也是借机安抚一下他还未爆发出来的情绪。三五分钟过去了,小姑娘一直没有停止反抗。

最后,小姑娘的班主任来了,园长也来了,但都无济于事,小姑娘依然一手用力捂住嘴巴,一手奋力反抗。就这样大概僵持了十几分钟,园长和班主任只能劝说家长领孩子到一边去安慰一下。这十几分钟里,所有人一直在午后的凉风里等着,这段时间至少可以给十多个孩子采集了。

整个过程中,无论小姑娘怎样闹,家长一直在旁边温柔地好言商量,一会儿是做完回家看动画片,一会儿又是买礼物。只是,这个时候,所有的“诱惑”在小姑娘看来都没有此刻内心的恐慌来得真实。因此,无论妈妈开出什么样的条件,在孩子看来都没有任何作用。

遇到这种情况,好言好语或许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这个时候妈妈严肃地采取一点强制性措施才是最为有效果的。一是不会在疫情期间耽误医务人员的宝贵时间,耽误其他小朋友和家长的时间,更是减少相互感染的风险。二是要让孩子明白这是规则,必须这样做。一个五六岁的孩子面对核酸检测时恐惧很正常,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在孩子自己无法理解的恐惧里,父母有智慧而强有力的强制措施,或许会让孩子安静下来,配合医生。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个事情本身并不痛苦,孩子害怕是因为这是未知的。这个时候孩子需要家长往前推一把,跨过心中的鸿沟。家长帮助孩子去经历过了,她也就不会再如此抗拒。

又或者家长果断地带孩子到旁边进行安慰,以保证事情的正常运转。这也是告诉孩子,无论自己有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不要去影响到他人,要学会换位思考。

作为家长,我们最为了解自己的孩子。面对孩子可能出现的未知状况,家长要未雨绸缪,预见问题,进行一些前瞻性教育。比如,做核酸前,跟孩子聊一聊新冠病毒,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核酸检测,如何打败病毒。这样做就让孩子心理上有了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然后,跟孩子讲讲,医务人员是如何采集咽拭子的,我们又该如何高效地配合。最后,一定要告诉孩子,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有一点不舒服,但是很快就会过去,“为了更好地打败病毒,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当然,这样的策略不一定时刻都好用,所以,还需要父母提前预想一些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果断地把孩子带到一旁安慰,又或者当机立断地采取强制措施等等。

前瞻性的教育,可以让我们在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能够有心理准备,能够保持冷静地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心烦意乱。很多时候,如果父母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不能很好地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前瞻性的教育能让我们做好充分准备,更有效地和孩子交流,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比如,我们经常会遇到有孩子在超市里看到什么都要买,不买就撒泼打滚的场面。这个时候家长在进入超市前,应该和孩子“约法三章”:一是不要乱碰超市里的物品;二是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件东西购买;三是要紧紧跟在家长身边,不可以乱跑。提前跟孩子说清规则,让他在做这件事时有一个可以参照的依据,才不会做出不在家长掌控范围内的事情。当然,这样的前瞻性教育需要家长不断地带孩子进行演练,从而让孩子真正理解。

前瞻性教育不仅仅是对孩子,更是对父母。要想遇事不慌,提前做好规划非常必要。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