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课标:把好教学的“方向盘”

■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李文送

《教育导报》
2022年第42期(总第3690期) 导报三版

编者按

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门学科的课程标准。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分别制订颁布于2001年和2011年。此次修订进行了系统性设计,在课程内容结构、学业质量标准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此次修订,全面落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新方案和课标将在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广大教师应主动学习,推进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切实提高育人质量。

之前在和一些老师进行交流时了解到:每次新课标颁布后,不少教师都没有对课标进行研读,大都只是稍稍翻阅一下,鲜有再问津;部分老师虽然看了新课标,但是没有读懂;有的老师虽然听过专家的解读,但自己却很少深入去思考;甚至还有个别老师没见过新课标“长什么模样”,具体有哪些内容,并不清楚。如果教师不读、不看、不研、不知课标,那么,何以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何以清楚教学的方向与目的?何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李文送

一、为何要读懂课标

首先,读懂课标是教师读懂课程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捷径。无论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还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或者是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标都有明确的规定,属于纲领性文件,是教材编写、课程教学、考试命题和学业质量评估的基本依据。这就意味着,教师要让“课程育人”之花盛开,就需读懂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精神。

其次,读懂课标是教师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最根本、最实用、最精准的指南。读懂课标既是教师把准教学目标、方向、内容和评价的前提,又是教师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以及找到教学育人重心的导航。哲学家黑格尔说:“如果一个人的人生之舟不知驶向何方,那么它的航行将会是痛苦并徒劳的。”虽然教学之旅程并不轻松,但肯定不能徒劳,而应走向高效而优质。高效的教学不能迷失方向,优质的教学要实现学生健康而茁壮的成长。

再次,读懂课标是教师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和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都属于国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意志。所以,广大一线教师要自觉自律地研读课标,并在认真学习和领会的基础上,结合所在学校和任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这就表明,读懂课标不仅是教师的岗位职责,还是专业使命和时代要求。

二、怎样才能读懂课标

首先,读出课标的新变化和教学取向。通过对义务教育生物学新课程标准进行新旧对比和与高中课标对照研读后,我发现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标有六大新变化:一是在思想上强调了核心素养;二是在性质上突出了学科特点;三是在理念上发展了课程理念;四是在目标上整合了课程目标;五是在内容上优化了课程内容;六是在评价上研制了质量标准,并呈现教学目标“育全人”、教学内容少而精”、教学组织“强主动”、教学策略“重探究”、教学评价“促发展”五大新教学取向。

其次,深刻领会核心素养的真正内涵。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 DNA,是课程与教学育人的“魂”,贯穿于课程与教学的始终。什么是“核心素养”?要理解好这个问题,老师们要从理解“素养”做起。所谓“素养”,是指后天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素质,而不可培养的素质则是天赋。老师们要认识到,不管什么学科或课程,都是没有素养的,素养是指人的素养。而“核心”则有“中心,(事物)的主要部分”或“事物最要紧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的意思,即事物最主要且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因素。

再次,认真拜读有关新课标解读文献。课程标准是经过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多人、多轮、多次打磨后形成的概括性非常高的文本文件。对一般教师而言(特别是读之不明白、不理解的老师),最好去拜读有关新课标解读的文章,尤其是各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发表的文章。即通过借力借智来解码课标,以促进自己的深度理解。如果老师们能深入研读,并用文字写下所思、所悟,那么效果就更佳、理解就更透彻。

三、如何把课标读活

首先,深度变革教与学的方式。2022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以及核心素养的发展性。也就是说,老师们不仅要读懂课标,还要把课标读活,对教与学方式进行深度变革,以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即应从大观念、大单元、大任务的视域,指导或指引学生开展基于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跨学科实践学习等。

其次,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新课标明确规定了课程育人的定位: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这样的人,要胜任未来生活、工作和社会的需求,在校学习期间就应逐步形成相应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的老师问:“为什么物理、生物、化学和科学等课程都凝练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这几门课程都属于科学教育范畴的课程,都应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但需从学科视角赋予独特的学科内涵和色彩,从而体现不同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但要谨记的是,不同学科老师教的对象都是学生,都是人,所以,老师们应跳出学科的藩篱,用协同的育人方式培养学生。

再次,促进学生走向持续学习。新课标之所以如此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和提倡大单元教学设计,主要是希望广大教师能从更高的课程站位、更深的教学立意和更远的育人旨意,加强学段衔接,培育面向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此外,老师们要意识到:课程标准不是最高要求,而是基本要求。因此,做得好的学校和老师既要依据课程标准开展教育教学,又应超越课程标准,向更高处登攀、更深处漫溯、更宽处发展。

总之,只有读懂课标,教师才能把好教学的“方向盘”,才能避免迷路或迷失方向。在正确的方向上行走,每一步才算数,坚持为之才能实现教学育人的目标。

共读   蒲雨 摄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