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教学研讨会上,有的老师认为:“教什么比怎样教重要。”有的老师反驳说:“怎样教比教什么更重要。”甚至还有的老师提出:“为什么教才是最重要的。”彼此各不相让,争论不休。我不禁陷入思考和追问:教学本是一项专业的工作,作为从事这一工作的专业人员,教师理应对教学有深刻的理解,甚至形成相应的专业常识、共识,为什么老师们会对“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这三个教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性存在争议呢?“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究竟孰轻孰重?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显然不能强词夺理,也不能强辩武断,而应先理清三者的逻辑关系,特别是要先读懂何谓教学。
那么,什么是教学?曾经有老师向生本教育提出者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请教过这个问题。记得当时他回答说:“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什么?这就有一点是教学了。如果你有胆量‘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这时候,瞌睡的孩子睁开了眼睛,玩橡皮泥的学生也不玩了,什么什么?3乘以5等于14?然后他们就用各种方法,来论证3乘以5等于15而不是14。比如4个3是12,再多加一个3,是15;数一数,5个3是15,等等。”
郭教授这段回答,既形象又生动,让人眼前一亮,如沐春风,让我茅塞顿开,并想起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教育名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由此可见,好的教学不是告诉学生,不是传授的技术方法,而是唤醒学生的好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点燃他们求真的探索。
根据查阅的文献,“教学”一词最先出自《礼记·学记》,文中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对“教学”定义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在我看来,教学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经过预设的一种师生共同经历和创造的生活,是对课程进行二次开发而生成的过程,旨在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这就决定了教学具有教育性、生活性、预设性、生成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教学的教育性旨在教学育人,教学的生活兴趣在追求幸福,教学的预设性精在设计规范,教学的生成性悦在生动,教学的科学性贵在求真,教学的艺术性美在创新。
有了上述对教学的基本认知,老师们再来看“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这三个问题时,可能就会清晰明朗多了。
“教什么”是内容问题,回答的是教学内容;“怎样教”是方法问题,回答的是教学方法;“为什么教”是目标问题,回答的是教学方向。教学目标(方向)决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如果要论重要性,是方向重要?还是方法重要?或者是内容重要?古代“南辕北辙”的故事早就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就教学来说,只有清楚了“为什么教”,才能更好地知道“教什么”;只有知道了“教什么”,才能更好地选择“怎样教”。譬如,人们吃东西,如果是为了填饱肚子(获得生命活动需要的营养和能量),那么可以吃米饭或喝粥,也可以吃饺子或云吞,还可以吃面条或面包……至于怎样吃?用什么吃?吃多少?和谁吃?这些问题则要因食物、吃者和场所条件等不同而异。如果是为了解渴,那么就要喝水,至于喝温开水还是凉水?淡盐水还是矿泉水?是用瓶子喝还是口盅喝?还是用碗喝或吸管吸?则应根据实际需要、个人喜好和拥有条件而定。如果是为了治疗疾病,那么有时还得吃药,甚至打针。当你只是为了解渴或填饱肚子,那么你就没有必要吃药,更没有必要打针。所以,老师们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不仅要知道“教什么”和“怎么教”,还需要清楚“为什么教”。
此外,老师们还要明晰“教到什么程度”。这个“度”的把握,既要基于课程标准,又要基于教学内容,还要基于具体学情(包括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当学生的胃口好(消化和吸收能力增强)时,可适当多吃点,但也要防止暴饮暴食;当学生的胃口不好(消化或吸收能力减弱)时,就应适当减少难于消化和吸收等内容的量。
总之,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精准教学。教师胜任精准教学需要精通教学,而精通教学的前提是读懂教学。读懂教学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教师要掌握这一立教本领。